(30)徐泓:《明代福建的筑城运动》,《暨大学报》第3卷第1期(1999年)。 (31)成一农:《宋、元以及明代前中期城市城墙政策的演变及其原因》,第145页。 (32)马正林:《中国城市历史地理·中国城市的城墙》,第75页。 (33)施坚雅(G.William Skinner):《导言:中华帝国的城市发展》,施坚雅(G.William Skinner)主编,叶光庭等译《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第25页。 (34)丁晓雷:《大同旧城的形制布局及其所反映的时代特征》,《汉唐与边疆考古研究》第1辑,北京,科学出版社,1994年。杭侃:《孟州城址所反映的问题》,《中原文物》2001年第3期。 (35)杭侃:《中国北方地区宋元时期的地方城址》,北京大学考古学系博士毕业论文,1998年,第49页。 (36)此外作者引以为据的,证明丁字街的出现与军事防御有关的关键性文献是错误的,陈规《守城录》卷一:“当敌人初到城下,观其攻城,势恐难遏,宜便于城里脚下取土为深阔里壕,去壕数丈,再筑里城一重。对旧城门,更不作门,却于新筑城下缘里壕入三二里地新城上开门,使人入得大城,直行不得,需于里壕垠上新城脚下缭绕行三二里,方始入门。”(陈规著,林正才注译:《守城录注译》,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90年,第40页)由此他认为,宋代修城时强调城门不能对开,这样就形成了丁字街。但《守城录》中这段文字原意指的是敌人进攻时,临时修筑的内城和原有外城的城门不能对开,而不是说外城的城门不能对开。这一重要史料依据的错误使得其得出的结论显得更加薄弱。 (37)施坚雅(G.William Skinner):《十九世纪中国的地区城市化》,施坚雅(G.William Skinner)主编,叶光庭等译:《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第242页。 (38)曹树基:《清代北方城市人口研究--兼与施坚雅商榷》,《中国人口科学》2001年第4期。 (39)周长山:《汉代城市研究》,第36页。 (40)〔日〕斯波义信著,方健、何忠礼译:《宋代江南经济史研究》,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307页。 (41)李健才:《东北地区金代古城的调查研究》,《中国考古集成·东北卷·金》,北京,北京出版社,1997年,第1页。 (42)王永祥、王宏北:《黑龙江金代古城述略》,《中国考古集成·东北卷·金》,第866页。 (43)陈正祥:《中国文化地理》,第73页。 (44)马正林:《中国城市历史地理》,第154页。 (45)Mark Elvin,"The revolution in market structure and urbanization",The Pattern of the Chinese Past,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73,Pp.162. (46)施坚雅(G.William Skinner):《导言:中华帝国的城市发展》,第24页。 (47)如关于唐宋城市地理和城市考古学方面的研究,有李裕群《隋唐时代的扬州城》、宿白《隋唐城址类型初探(提纲)》,等。关于城市生活方面的研究,李斌城等著:《隋唐五代社会生活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等;关于城市经济的研究,如斯波义信著,方健、何忠礼译:《宋代江南经济史研究》等。这方面的论著数量颇多,在此不一一列举。 (48)韩大成:《明代城市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姜守鹏:《明清北方市场研究》,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山根幸夫:《明及清初华北的市集与绅士豪民》,《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明清卷)》,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第341页。 (49)李孝聪:《唐代城市的形态与地域结构--以坊市制的演变为线索》,第274页;成一农:《唐末至明中叶中国地方建制城市城市形态研究》,北京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3年。 (50)成一农:《唐末至明中叶中国地方建制城市城市形态研究》。 (51)在各种祭祀建筑中,对城隍庙的研究相对较多,如邓嗣禹《城隍考》(《邓嗣禹先生学术论文选集》,台北,食货出版社,1980年,第55页)、滨岛敦俊《朱元璋政权城隍改制考》(《史学集刊》1995年第4期)、滨岛敦俊《明清江南城隍考》(《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1年第1期)、张传勇《省城隍庙考》(《清史研究》2004年第3期)、王贤淼,郑土有《中国城隍信仰》(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赵杏根《论城隍神信仰》(《浙江师大学报》1993年第1期)。 (52)刘景纯:《清代黄土高原地区城镇地理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第323页。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