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民族学 > 社会文化 >

李静 于晋海: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及其心理机制研究(2)


    一、历史的视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民族的发展与繁荣离不开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纵观世界民族发展历史,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有着重要意义。“印度人更是善于激励和加强与他们交往的各民族人民自身的精神力量。印度群岛,而且恰恰是爪哇岛,可以在这方面为我们提供引人注目的证明。在这些地方,当我们看到印度特色的时候,往往也可以看到当地的本土特色是如何把印度特色据为己有,并以此为基础继续进行自我建设”。世界各民族在其文明进程中不能忽略的一个要素就是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文明可以从一个民族内部产生出来,随后便成为那种不总是能够得到解释的精神升华的见证。反之,如果它从异邦被移植入一个民族的话,它可能会传播得更加迅速,并且也大概会更广泛地渗透进智慧状况的所有领域,但是,它对精神和性格所起的反作用的强烈程度却不会相同。”
    (一)历史进程中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我国自华夏文化诞生起,就随着疆域的不断扩大而不断地辐射、扩充,吸收新鲜血液,以控制更为广大的地域。先后以镐和洛邑为中心,东到大海、西至甘肃一带,其疆域的扩大以及涉及民族的众多为秦汉“天下为一,万里同风”的大一统及文化格局奠定了基础。“秦灭亡后,刘邦称帝,建立了西汉(前206-8)。汉朝在中国多民族大国的缔造中,起过非常重要的基础性作用。”汉朝积极向西、向北发展,将西域、漠北等地以及匈奴等民族纳入自己管辖范围。自汉以后,儒、释、道等文化相互融合,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魏晋南北朝时期一个最明显的特征是北方少数民族大批进入中原,出现了众多由少数民族统治者建立的政权。北方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相遇,两种不同的文化相遇,在碰撞与冲突中走向互补与融合。隋朝虽只存在了38年,但结束了中国近三百六十年的大分裂状态。唐朝是继两汉后的大一统时代,其恢复和巩固了对北部和西部疆域的管辖,加深了与西藏的联系。统治者提倡,为各民族文化的交融与渗透提供了宽松、融洽的政治、经济氛围。宋辽夏金时期,中国又处于第二次大的分裂割据时期,各民族在分裂中锻造着各自的文化。元朝对中国的再一次统一结束了五百多年的民族纷争,亦使各民族从分裂走向聚合。“唐朝以来涌入中原的沙陀,吐谷浑,党项,契丹,渤海,女真以及其他多种色目人,元朝以后都不见了,都与汉人、南人逐渐融合为一体了”。民族文化在多元中走向融合。至明清,尤其清朝是中国几次大统一的持续和完善,中华文化再次出现各民族文化交往交流交融的高潮。
    纵观中国历史,各朝历代就没有停止过民族间各种形式的交往交流交融。其中大的民族迁徙、流动与大融合时期有炎黄时期至夏朝、春秋战国至秦汉、魏晋南北朝至隋唐、五代十国至辽宋金元,最后是明清时期。中国各民族在历史的长河中以不同的形式进行着交往交流交融,共同创造了中国历史,也创造了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
    (二)兼容并包、兼收并蓄的思想体系
    由上述古代中国国家发展史可见,中国有过几次完整的大统一的历史,经历了分裂—统一—分裂的分合过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反复不但没有使中国的历史、政治与文化和传统中断,更没有使中国的文明中断。经过数千年的不断碰撞和交融,反而凝聚成有深厚历史文化传统的多民族国家,中华传统文化形成了一个多源汇聚的文化体系。而在此体系中,不同民族在思想与文化上进行着交融却依然保留着自己的传统文化。如,纵观“全部北朝史中凡关于胡汉之问题,实一胡化汉化之问题,而非胡种汉种之问题,当时之所谓胡人汉人,大抵以胡化汉化而不以胡种汉种之分别,即文化之关系较重而种族之关系较轻,所谓有教无类者是也”,此为民族在接触与互动中,在文化层面上进行交流与交融,从而形成共性的文化,亦可称为同质性文化。“中国各民族在长期相互交往中,形成了文化上的同质性和相似性。汉族和少数民族,在长期密切的历史交往中产生的文化上的同质性和相似性,为各少数民族统治者主动适应和认同汉文化奠定了深厚的社会基础”。在兼收并蓄、兼容并包的思想文化体系中,文化的同质性与相似性是民族融合的基础和动力,中原文化与“四夷”文化的互补性与包容性是民族融合的前提和途径。
    可见,“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的统一国家,经历过数千年曲折而复杂的历史进程。在这个过程中,多民族之间的关系愈来愈密切,国家的统一程度愈来愈加强,最终在各民族共同努力下,创造了世界上少有的历史悠久、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国家传统的传承不断线、社会文化的统一性和多样性并行发展的伟大国家。”其间,各民族经历了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过程。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