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建立与发展——兼论侯仁之《历史地理学四论》 阙维民 [内容提要]建国以来,经过几代学者的共同努力,现代历史地理学在中国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而且发展前景...
近代两湖地区居民文化性格的形成及其特征 江凌 内容提要:文化性格是一定文化区域内居民长期形成的、共同的、普遍的、相对稳定的,同时又具有历史延续性的价值观念、心理倾向...
周秦汉隋唐之间:都城的选建与超越 侯甬坚 魏晋南北朝隋唐史2007.4 本文所论都城,是指位于陕西关中地区的西周丰镐,秦都咸阳,西汉长安城,隋朝大兴城,唐朝长安城。隋唐并称...
1978~2008:历史地理学研究的学术评论 侯甬坚 1978~2008年,国内历史地理学研究的学术收获有目共睹,其中也包含了此前阶段学界科研工作的诸多成绩和经验。在取得历史地理学性质归属地...
地处长江三峡中心区域的夔州,其治所由白帝—赤岬城转移到"瀼西",由利于军事防守的险峻之地迁至适于民居及进行商贾贸易之处,它们分别代表军政要塞式与经济、行政功能兼具式两种...
民国时期的甘青省界纠纷与勘界 闫天灵 内容提要:民国时期,历史上长期积累的政区边界矛盾全面激化。为彻底解决政区边界纠纷和规范管理,南京国民政府颁行《省市县勘界条例》...
17世纪初刊行的《利玛窦世界地图》在中韩日三国产生的影响各有不同。本文探究其原因,认为是由于历史上中韩日"世界"观念的差异,这种差异可以从三国的地图上见读,并做出具体分析。...
国外历史地理学简述 候仁之 导读:国内历史地理学发展概况,葛剑雄、华林甫合写的《二十世纪中国历史地理研究》及华林甫所编《中国历史地理学五十年》已详述之,唯国外历史地...
二十世纪以来清代黄河史研究述评① 贾国静 邹逸麟曾经指出:“要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就必须首先了解黄河流域的历史,而要了解黄河流域的历史,自然也就离不开黄河的历史”②...
论马王堆汉墓 “ 驻军图 ” 应正名为 “ 箭道封域图 ” 邢义田 【内容提要】从一开始“驻军图”、“守备图”或“防区图”这些命名,就造成了大家认识此图性质的框框。唯有跳脱出...
古地图不仅是古代地理状况的反映,也是政治权力和地理观念的表达。清代历经康雍乾三朝,最终平定准噶尔汗国与大小和卓叛乱,统一天山南北,设置伊犁将军,实现了清朝中央政府...
李令福 [摘要]汉武帝开凿昆明池,给西汉首都长安城郊的自然环境尤其是水文环境带来了深远影响:首先是昆明池以面积300余顷的人工湖而为主景,改善了自身及周边的生态环境;其次为...
顾炎武(1613-1682年)系清朝的“开国儒宗”①,被称作清代考据学派的“不祧祖先”,其“经世致用”的学风影响了有清一代很多学者。清代学者认为:“炎武博极群书,足迹几遍天下,...
明末以来移民与归绥地区汉族方言演化的关系 牛淑贞 内容提要:明末以来的大批山西汉族移民,对归绥汉族方言的形成与发展起了决定性的作用。而回族、满族移民以及原住民蒙古族...
战国秦汉时期环东中国海地区的陆路交通 陈隆文 (郑州大学历史学院,河南郑州450052) [关键词]货币出土;战国秦汉;环东中国海;陆路交通 [摘要]战国秦汉时期,中国古代货币的流通影...
李宗俊 [摘要]本文将敦煌文书与正史记载相结合.,首先论证了沙州寿昌县几番废置的历史背景和缘由,认为寿昌县的废置与唐的整个西域形势息息相关,且二者又可彼此参照,印证出该...
李琳琦/张晓婧 【内容提要】书院是中国古代一种特有的教育机构和学术研究场所。安徽书院经历了宋元时期的初步发展到清代的全面繁荣,明代是其发展的承上启下的重要过渡时期。...
陈诚及其西使记研究述评 王继光 (西北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甘肃兰州 730030) 《中国史研究动态》2009年第1期 陈诚《西域行程记》、《西域番国志》是明代唯一的使西域的亲历记录。明...
唐道研究述略 孔明丽 唐初实行州县两级制,但府州数量过于庞大,贞观十三年有州358个(《旧唐书地理志》),中央政府无法直接统治,但又不愿意在府州上再加一级行政机构,于是...
中国交通史研究一百年 王子今 中国传统史学中长期以来并没有交通史的地位。正如有的学者所指出的,“司马迁那号称百科全书式的巨著《史记》,以及班固的《汉书》,都有记载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