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访谈 >
  • [访谈] 跨越世纪的精神薪火——忆先师陈翰笙(上)(20061015) 2018-01-02

    先师陈翰笙辞世近两年了。先师虽去,师情犹浓,教诲不敢忘。兹忆当年师生事,纪念先师,为自己余生鉴,亦为那精神薪火相传。 ——题记 85岁的人当老师,还是李大钊和蔡元培的同...

  • [访谈] 与学生谈学习历史(20061212) 2018-01-02

    张元,台湾清华大学历史研究所教授 我们在谈论如何学习历史之前,似乎应该先谈谈两个更基本的问题,一是历史是什么?二是为什么要学历 史?如果对这两个基本问题欠缺清楚的理解...

  • [访谈] 跨越世纪的精神薪火——忆先师陈翰笙(下)(20061015) 2018-01-02

    先师写过关于巴黎和会的博士论文,我与他谈论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欧洲政治经济史,他不讲,却讲了去德国的缘由。从芝加哥大学拿到硕士学位后,先师去哈佛读博士,一年多以后就...

  • [访谈] 我眼中的李工真老师(20061018) 2018-01-02

    李工真老师很容易让人记住。 首先他高,180以上的身高,走在珞珈山上是相当醒目的。 其次他瘦,有点让人担心,他能不能承受繁重的教学科研任务。 最后是他那辆专车——28加重自...

  • [访谈] 朱维铮:最忌讳以个人好恶陈述历史(20061219) 2018-01-02

    转自史学评论网 有一条无论如何要警惕:不可以带着现在的感情,对历史做轻易的判断 朱维铮 1936年出生,江苏无锡人。复旦大学中国思想文化史研究室主任、专门史博士生导师。主要...

  • [访谈] 记我的导师陈勇教授(20061018) 2018-01-02

    2003年,我考入了武汉大学历史学院世界史专业,有幸跟随时著名的英国史专家陈勇教授学习研究,三年的时间,让我受益匪浅。 陈老师今年已经整整六十岁了,但是身体很好,依然活...

  • [访谈] 良史的命运——翦伯赞之死(20061224) 2018-01-02

    一九九八年十二月十八日是翦伯赞先生三十周年忌辰。我以为,王国维先生和翦伯赞先生这两位历史学家的死,是本世纪两大文化史事件。有人对翦老的死不以为然,认为翦伯赞应该像...

  • [访谈] 思想史上的“八十年代”——新时期黎澍侧记(下)(20061224) 2018-01-02

    四 黎澍先生是1988年11月底摔倒不治而于12月9日故去的,我有幸在这一年的5月初又一次见到他。 这一次赴京,是我和项观奇老师一块去的,主要任务是为将于7月下旬在烟台举行的全国史学理...

  • [访谈] 思想史上的“八十年代”——新时期黎澍侧记(中)(20061224) 2018-01-02

    黎先生又说:“把历史上的农民讲得那样好,可能吗?翦老的历史主义就是针对这种倾向的。不能把历史讲成农民战争史。可以用马克思主义来分析农民战争和农民阶级,这才是马克思主义者...

  • [访谈] 與林庚先生相處的日子(下)(20061025) 2018-01-02

    《西游记漫话》已经再版,它的好处,读者自有判断。我所感兴趣的有两点:一是先生善于从文学作品中发现问题,并且在不同类型的文本之间建立联系。前者需要敏锐的眼光和判断力...

  • [访谈] 我与外语:记自学外语50年(下)(20061220) 2018-01-02

    3。读解理论和外语掌握 我这种极其不正规的外语学习方式,虽然在掌握外语方面缺欠明显,却因为我的坚持长期读学术类书藉的习惯而获得某方面弥补,我的读书目的本来在于求知和...

  • [访谈] 與林庚先生相處的日子(上)(20061025) 2018-01-02

    一九七八年十月,我离开福州,开始了在北京大学十年的生活。一九七九至一九八○学年,第一次听林先生讲课。记得那是在第一教学楼二层的一间教室,课的名称是“《楚辞》研究”...

  • [访谈] 我与外语:记自学外语50年(上)(20061220) 2018-01-02

    为什么要来回顾一下外语学习经历呢?长期以来我被一些朋友视作毕生专攻外语;我又的确靠外语哲学翻译进入了单位;其后我也用外语翻译了不少东西;我又靠外语条件与国际同行来...

  • [访谈] 我的三位老师(20061027) 2018-01-02

    我们是文革之后第一批进大学的大学生。那时候的大学和现在的大学不同。现在的大学已经有一些比较完整的机制。而当时则是百废待兴。大学里的老师和学生也都跟现在的师承关系不...

  • [访谈] 季羡林的贫民底色(20061220) 2018-01-02

    笔者曾和季羡老共进早餐和午餐,那还是在他住院之前。前者是我去早了,正赶上他忙,还没顾上用早点,得,客来了,那就放下手中活,一起随便吃点东西吧;后者是我去迟了,或是...

  • [访谈] 思想史上的“八十年代”——新时期黎澍侧记(上)(20061224) 2018-01-02

    黎澍先生逝世已经十年了(此文发表于2000年,当时正值黎澍先生逝世十周年)。他并没有被人们遗忘。怀念、研究他的文章不断刊布于世,《黎澍十年祭》在他十年忌辰之际出版,此前还有《...

  • [访谈] 南开史学与郑门学风:——写在郑天挺先生逝世廿五周年之际(20061221) 2018-01-02

    1952年以前,“历史系”在南开大学实在是不成气候,历史这门学科也不被重视,名师寥寥,学生稀少。虽然南开大学历史学系(现称历史学院)始建的时间可以追溯到1923年,但当时的...

  • [访谈] 先生的手——追忆刘祚昌先生(20061225) 2018-01-02

    握过的手很多,值得回忆的很少。有一双手,消瘦,却温暖得叫我至今难忘——那就是刘祚昌先生的手。 也就是在2006年3月12日那一天,在网上忽然看到旅居美国的北京师范大学黄安年教...

  • [访谈] 若干基本共识的再检讨与历史学的前景——访王学典教授(下)(20070110) 2018-01-02

    近20年来,人们对“历史与现实关系”的把握是有较大偏差的,主要是前一时期谈二者的“区别”可能太多,在应该强调“区别”的地方甚至否定了二者的应有“联系”。部分史家因课...

  • [访谈] 王瑶怎么教弟子(20061027) 2018-01-02

    提到王瑶的教学,大家就会想到他那个著名的烟斗。王瑶从来不给我们上课,第一次见面就打招呼说,你们平时没事不要来找我。一个星期只准我们去他家一次。他的生活习暖是凌晨三...

  • 首页
  • 上一页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下一页
  • 末页
  • 701381
栏目列表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