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的渊博学识,是勤奋的结果,甚至是拼命的结果。我入学那年,他已55岁。那时,师母童教宁老师和先生的哲嗣寿成上班都很远,都不在家吃午饭,先生便对付着吃一点。一次,我...
易:我记得刚到法学所的时候,您曾经跟我说过,法学研究最终要解决实际问题,特别是民法学的研究。在您的一些研究论文中,我发现,社会实践及其引发的相关问题曾经被纳入您的...
易:我到法学所做博士后研究以来,经常听到大家有一种说法,说您是一个地道的知识分子,是一位真正的学者。您觉得自己选择学问人生的道路是否符合您的心性? 梁:我自认做学问...
转自学术批评网 二〇〇四年五月十日,李先生去了。十一日一天接的电邮,都是先生逝世的沉痛的消息。去年三月访问北京,到蓝旗营小楼拜访他,精神还挺好。谈起我的亚瑟王故事,...
转自学术批评网 张京华博士约我为他主编的《湖南科技学院学报》写一篇随笔性的文章,介绍我的老师黄永年先生的治学路径,以便为后学提供典范,进而振颓风、纠偏差。这样的内容...
对庞先生关于封建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的这段概述,论者尽可以见仁见智,但我认为,这段概述有助于人们从因果必然性上把握中外一切封建社会的基本的统一性。 庞先生根据自己对封...
刘祚昌先生是我国世界史学科的奠基人之一,为我国的世界史和美国史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先生于2006年3月11日凌晨在美国西雅图因脑溢血逝世。噩耗传来,作为刘先生的第一个硕士生...
《人民日报》发表雷海宗的发言和“按语”之后,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南开大学,“大多数人认为雷海宗的观点是错误的,人民日报的批评是正确的。但认为批评的方式和时机有...
雷海宗(1902—1962),字伯伦,是驰名中外的历史学家。在1957年的反右派斗争中,他被打成右派,与向达、荣孟源和陈梦家等人一起作为整个史学界的右派典型,在全国范围内遭受批判。 学术人...
【作者简介】侯树栋,北京师范大学 历史系,北京 100875 侯树栋,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副教授。 【内容提要】庞卓恒先生是我国著名历史学家,也是我国历史比较研究领域的代表人物之...
1935年7月4日生于江苏扬中,在上海长大。1956年从北京大学哲学系本科毕业后,在中国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今中国社会科学院哲 学研究所)工作至今。曾任院哲学系主任,哲学所学术委员...
郑也夫 1950年生于北京,1968-1977年作为知青下到北大荒,1978年考入首都师范大学历史系,1982年获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哲学硕士。1986年获得美国丹佛大学社会学系硕士。先后供职于北京...
我于1927年农历腊月26日生于河南偃师牛庄。新中国成立以后,采用公历纪年。我按春节常在二月的习惯,估计我的生日应是1928年2月8日。这就是我的各种证件所记生日的来历。 我属兔,...
一 看到的死亡太多了,正常的和不正常的,心也变得异样的冷。 当我父亲去世之时,我回到自己屋里,关上房门,倒在床上,捶床大哭了足足一个小时。因为在那之前,我从来没有想到...
以吴先生的博学多识,这些常识性的知识,是不可能认识不到的。他之所以认为儒家思想也是人本主义,人本主义不能够用作批判中国封建思想体系的武器,显然是为了配合那位文化高...
去年是历史学家尹达先生(1906-1983)百年诞辰。有司举办了隆重的纪念活动。其时我在外地讲学,未能恭逢其盛。返京后,看了相关报道、纪念文章,感到似乎把尹达先生弄成满身马克...
严绍璗: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教授,比较文化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1940年9月生于 上海市。1964年7月毕业于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留校任教至今。 主要译著:《中日古代文...
老清华(1911-1949年)的师生是中国教育史上值得回眸的一个群体,当年的校园刊物中很多文章在谈论着他们,今天读起来仍然兴味无穷,从中能够感受到浓浓的人文气息,那真是一个令...
老实说,我对业师郭守田先生的了解是极为有限的,主要原因是我们年龄差距太大。对我们这代人而言,他是祖父辈的师长。因此,在读研究生的三年间,面对他大智若愚的隐士般的风...
问:谱牒学也是您研究的内容之一,您对谱牒学的研究现状有什么看法?您有什么研究计划? 谱牒学作为史学的一个支流,是研究和阐述人类宗族家族世系演变历史及相关问题的一门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