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1951年6月至1953年7月的朝鲜停战谈判中,战俘遣返问题是谈判双方争论最为激烈、耗时最长的议题。美国出于冷战需要,拒不同意遣返所有被俘朝中人员;而朝中方面则依据关于战...
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加速推进,我国扶贫事业惠及8000多万残疾人。残疾人受益于扶贫事业,离不开对其基本生存与发展权利的保障,这与我国人权保障的全面法治化密切相关。...
摘 要 :以《人民日报》1980-1989年的对外援助报道内容为参考依据,本文考察了20世纪80年代中国对外援助的报道特点。在该时期内,《人民日报》的公开报道仍偏向于对外援助的政治意...
摘 要 :开始于1960年代初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其直接目的是为了"防止资本主义复辟",因此在运动的酝酿期及前期,农村中已存在多时的新谱编修行为,并未成为直接的打击对象。直到196...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民主和人权是人类共同追求,同时必须尊重各国人民自主选择本国发展道路的权利。消除贫困是人类的共同愿望,事关人的生存与尊严,是人权的应有之义。每个国...
摘 要 :2001年至2015年,中国相继制定执行了“十五”计划、“十一五”规划和“十二五”规划。在这15年里,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上了一个大台阶、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城乡关系发生...
历史以轮回的方式,昭示着不变的真理: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 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残历碑。巨大的碑面设计成一页翻开的日历,永久地定格在“1931年9月18日”。...
摘 要 :在国际关系的舞台上,动物作为特殊的外交礼物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新中国动物外交的推行受到当时中国向苏联学习热潮的影响。在中苏关系的蜜月期,无论是动物园的设计、动物...
9月13日,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执行院长孙熙国教授来到位于北京西三环的中央社会主义学院(简称“中央社院”),与学员们交流关于“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的话题。这场热烈...
摘要 :新中国成立以来,抗战胜利纪念随着国际国内政治形势变化而嬗变,不同历史时期特征各异。新中国成立初期,抗战胜利纪念活动主要由政府组织主导,纪念话语围绕"亲苏反美"展...
摘 要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复杂严峻的社会经济困境,以及工人、资本家迥异的政治经济地位,上海劳资关系呈现紧张态势。因而,如何创构"民主、平等、两利、契约"的新民主主义劳资关...
摘 要 :1958年至1964年,在援越抗法和援越抗美之间的越南和平建设时期,中国对越南大力提供经济技术援助,由援助初期的以物资援助为主导,发展成以成套项目援助为主导。中国援助根据...
摘 要 :在西藏和平解放前后大约两年的时间里,美国《纽约时报》对中国西藏的报道主要包括西藏和平解放的进程、西藏分裂势力的相关活动、联合国如何插手西藏事务、美国关于西藏...
摘 要 :本文依据江苏省档案资料和其他历史文献,对1956年至1957年有限开放自由市场政策的出台背景、实施过程及其社会绩效进行了考察。这项政策的结束,从中央层面看主要涉及当时对...
摘 要 :拨乱反正时期的无政府主义史研究从对"文化大革命"无政府主义的批判和研究开始,涵括国际共运史、中国近现代史和中共党史等多个历史分支学科,成为史学研究领域内富有特色...
摘 要 :从1979年到1991年,在"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的指引下,中国红十字会通过红十字国际委员会的帮助,积极谋求与台湾红十字组织合作,协助中央政府处理海峡两岸间查人转信、...
分页标题 分页标题 分页标题 分页标题 分页标题 分页标题 分页标题 分页标题...
摘 要 :改革开放史是当代中国史研究的一个新领域,具有重要的现实性,也有其特殊难度。改革史研究应当从广泛搜集资料、拓展阅读范围与开展专题、个案研究入手。当然,也需要宏观...
摘要 :以革命大叙事为唯一研究路径与方式的革命史受到"集权主义论"和"现代化论"两方面的挑战,被许多当代中国史研究者所摒弃。这两种叙事方式特别是后者影响下的上海研究...
摘 要 :通过比对《共同纲领》草案各稿本的形成及修改,并结合相关回忆,可以考证出,"民族区域自治"的正式提出并写入文件应在1949年9月18日至19日。在《共同纲领》的修改过程中,周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