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学术典范的转移,是一个不太容易说清楚的课题,古今中西诸多复杂的问题交汇其间,其中不乏一些或关键或微妙的具体问题。比如,典范转移过程中的主要症结之所在、典范...
内容提要: 改革开放后,中国近代史研究呈现繁荣景象。首先,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极大地解放了历史研究者的思想,思想的解放和思维方式的改变给中国近代史研究带来新的生机,推...
科举制度遭遇废止命运,一直以来是学界关注的焦点 ① 。在以往的研究中,多将清末废除科举的原因归结为科举制度自身的弊端与缺陷 ② ,及其在新形势下难以满足时代要求 ③ 。然...
初雪年份 初雪情形 具报时间 雍正元年 十二月十六日,阴,北风,酉时下雪起,至亥时未止。 雍正二年正月初一日 雍正二年 十一月十九日,北风,丑时雨止,寅时小雪,即止。 雍正...
本文旨在细读民国历史上“问题与主义”之争。笔者以为,争论双方虽然观点有差异,但是这场争论并不标志着当时思想界的“分裂”。本文分四个角度,勾勒出胡适与蓝志先、李大钊...
盛邦和,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导、中央民族大学首席教授、东京大学外国人研究员 围绕“亚细亚”理论,国际学术界展开激烈争论。争论的结果影响到中国。1928年7月中共六大在莫斯科...
内容提要:激进与保守一向被视为研究近代思想史的一种范式,在此视角之下,纷繁复杂的思想往往被“一分为二”。全盘西化派与中国本位文化派就是其中比较典型的两种代表。但是...
辛亥鼎革后,由于中国接纳了西方的共和政制,当政者又一度采取了祭孔等貌似“复古”的举措,而趋新者则努力推动文化的更新,再加上第一次世界大战引起西方自身的文化反省,这...
摘要:关于中华民族的讨论是中国边疆学的核心理论问题之一。文章对费孝通在中华民族理论建构方面的重要贡献做了探讨,认为其“多元一体”理论的形成经过了对顾颉刚先生“中华...
从事历史研究的人都会关心史学未来发展趋向:下一代史学是什么样子?史学究竟会进化到什么程度?显然,没有人能精准预测史学未来发展的每一个节点。不过,鉴往可以知来,我们...
1因科举而生的同年会 明代官场的同学会,主要是同年会。所谓同年,是指被政府同年荐举之人才。“同年者,四海九洲之人而偶同科第耳。”同年向有弟兄之义,是传统社会中最为亲...
清代云南的矿业持续时间长、开发矿种多、生产规模大,影响范围遍及全国,因而成为中国矿业史、中国经济史、中国边疆史等学科的重要论题,关于清代滇铜、滇银、个旧大锡的研究...
在中国近代史研究领域,西方学者特别是美国学者一直不断提出各种研究范式或理论,对国内学界产生了广泛影响。如何正确看待欧美学者的研究范式或理论,这是国内学者必须面对的...
2018年4月初, 《近代史研究》编辑部与浙江大学蒋介石与近代中国研究中心联合举办了“中国历史学前沿论坛·专家匿名审稿制度下的学术期刊建设”论坛, 邀请10位关注本话题的作者/审...
2018年4月初, 《近代史研究》编辑部与浙江大学蒋介石与近代中国研究中心联合举办了“中国历史学前沿论坛·专家匿名审稿制度下的学术期刊建设”论坛, 邀请10位关注本话题的作者/审...
2018年4月初, 《近代史研究》编辑部与浙江大学蒋介石与近代中国研究中心联合举办了“中国历史学前沿论坛·专家匿名审稿制度下的学术期刊建设”论坛, 邀请10位关注本话题的作者/审...
一 过去一般著述谈到义和团,都视为晚清社会上“反洋教”斗争形成的最高潮。但从辛亥时起,一直有人认为庚子拳民的“奉旨造反”是另有主因的。近年来这种声音逐渐成了主流。例...
1974年一个特别寒冷的子夜——12月3日零点,时年59岁的顾准忍着子女“死不相别”伦常天理难容的冷酷,咽下了最后一口气。顾准临终前曾倍加纠结,反复挣扎,幻想着七八年未能见上...
【内容提要】 本文以民国初年围绕康有为“立孔教为国教”主张的政治辩论为中心,从康有为这一主张的命运讨论中国现代政治转型问题。康有为以孔教会为基本平台介入政党竞争的谋...
内容摘要: 1900年“庚子之变”,使京畿之地惨遭蹂躏。为救助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的伤兵难民,浙江著名绅商陆树藩等在李鸿章的支持下,在上海发起成立“中国救济善会”,遵照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