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于11月5日到10日在上海举行。作为世界上第一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大型国家级展会,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国际贸易发展史和博览会历史上均是一大创举...
清代内阁满文黄册是作为题本附件而进呈御览的官文书档册,其在内阁档案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史料价值。目前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以下称一史馆)对馆藏内阁满文黄册的秩序整理与编...
《聚焦:摄影在中国》(Zooming In: Histories of Photography in China,下简称《聚焦》)是艺术史家巫鸿近年来有关中国摄影这一话题之写作的最新结集。正如作者在“致谢”部分所言,这本书...
《上海图书馆藏张元济往来信札》(王宏、黄燕妮、计宏伟整理,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7年10月第1版)第12册,收录有21通徐亮致张元济信的影印件。时间由1944年至1945年,内容都是关于东...
2012年8月,多伦多暑热如常,我却在那样一个夏天,感觉如沐春风,这份感受成为我向北京大学出版社推荐并翻译本书的缘起。 此去多伦多,只有一个目的,就是拜访娜塔莉·泽蒙·戴维...
本文原为戴海斌《晚清人物丛考》一书的自序,澎湃新闻经授权摘录部分,以飨读者。 中国史学一向强调以“人”为主,传统史书首重纪传一体,旨在“以人系事”“因事见人”。近世...
引言:10月23日,历史学系团学联学术部采访了2018级新生的书院导师戴海斌老师。通过戴老师对于个人经历的讲述,我们进一步认识到了戴老师的研究态度与方法。同时戴老师个人的经...
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历史学和人类学逐渐合流,形成了历史人类学这一新的研究方法。这篇文章着重讨论历史人类学兴起的背景,分析历史人类学的主要理论取向,最后附带思考中...
内容提要: 北洋时期军阀割据,国家出现“五代”式分裂局面。为结束分裂,皖、直两系军阀在控制中央政权期间极力推进武力统一,先后发动多次旨在建立统一国家的战争,均归失败...
内容摘要 :19世纪前期,中英关系演变中的一个重要现象,是两国之间围绕清朝秉持的“夷夏”观念而发生长期争端。由此产生的种种纠葛可以理解为“文化冲突”,但这些争端实际上...
陈红民|“新革命史”学术概念的省思:何为新,为何新,如何新? 发布时间:2018/10/06已阅36次[返回列表] 作者简介:陈红民,浙江大学蒋介石与近代中国研究中心教授、主任。 感谢...
在我的书房中,关于胡适的书籍与鲁迅的一样,都占着书架满满的两大排。然而,当北大的胡适研究专家欧阳哲生告诉我,他编辑的《胡适文集》已经面世时,依然令我贪心顿起。我从...
19 世纪中叶,中国、日本、越南和朝鲜都先后面临西方列强的凌厉攻势而不得不与之打更多的交道。英国历史上辉煌的维多利亚时期给东亚带来的只是幻灭与苦难。对于中国来说尤其是...
20世纪是距离我们最近的世纪,一个至今陷落在各不相让的叙述之中而难以构成思想对象的时代,如何才能将20世纪中国建构为思想的对象? 一、世纪、世纪末与作为时势的世纪 “世纪”...
晚清民国时期,政府长期处于财政困境之中,巨额赤字、债台高筑成为常态。如何在应对社会税收合理化诉求的同时维持税收的持续增长,是税收变革的重要目标。近代所得税系引自西...
在最近数十年来美国清史学界陆续发展起来的多种新兴学说中,所谓的“共时性君权”应该是其中最为流行的理论或命题之一。这种理论最为通俗化的表述就是,清朝君主同时具备了下...
蒋廷黻(1895—1965),湖南邵阳人,外交家,也是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开创者。 蒋廷黻1912年赴美留学,后入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师从“新史学”倡导者詹姆斯·鲁滨逊(James H.Robinson)高足、...
摘要:中国近代史学术已经过百年发展历程,走出了与西方史学不同的特殊道路。百年中国近代史学术在唯物史观统率下,形成了众多解释体系。其中最具代表性的“革命史观”和“现...
原题: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人类学系孔迈隆教授:不往田野去,就理解不了今天的中国 “传统”是民俗学、人类学、社会学和政治学等诸多学科中的核心概念,也是现代民族国家的重要合...
内容摘要: 《优待条件》形成于辛亥革命时期,对逊清皇室具有重要意义,是其政治特权、经济生活的重要保障。民国初年,《优待条件》遭遇危机。为了给《优待条件》提供安全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