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全喜教授新著《立宪时刻:论〈清帝逊位诏书〉》所揭示的主题无疑甚有震撼性。但是,读完全书,我很沮丧地发现,该书堪称为研究失败的例子,其致命之处在于将眩目的高论建立...
摘要: 白寿彝先生是20 世纪中国民族史学的奠基者和最有影响的学者之一。从理论成就和治学方法两个方面论述白寿彝先生对中国民族史研究的学术贡献。继承先生的学术传统, 对于推动...
大约二十几年前,经著名学者钱穆先生介绍,台北故宫博物院出资收购了一批晚清名臣翁同龢(号松禅)致张荫桓(号樵野、芋盦)的手札,共一百余通。这些手札经文史专家高阳先生...
1910年夏,17岁的毛泽东鼓动亲友说服父亲,放自己到50里外的湘乡,进东山高等小学读书,接受新学教育。1911年春,东山高小教员贺岚岗接受湘乡驻省中学之聘,要到长沙任教,贺答应...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发布了《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宣言书》,正式宣布中华民国成立,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历史从此宣告结束。而就在这份就职宣言书中,孙中山提出国家之本...
白寿彝先生是一位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并在20 世纪八九十年代成为当时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家的代表人物之一。同时,白先生又是一位出身于少数民族的史学家。这两个因素,使其对于马...
1911年春,中国同盟会的二号领袖黄兴等人在香港筹备广州起义(后称黄花岗起义),派谭人凤、谢介僧等回湖南、湖北发动响应。到湖南后,谭人凤会见了焦达峰,谢介僧会见了邹永成...
新文化史在西方兴起,并借助于语言转向和后现代主义的影响而迅速发展,至少在两个方面对历史学起到了推动作用:一是使社会史的研究不再局限在大结构、大进程、大比较上,在研...
编纂时间历时40 年之久的《中华民国史》,在辛亥百年之际全部出齐,自然值得特别祝贺。因为工作关系,近些年有机会了解主持此项工作的李新先生及众多作者为此付出的辛劳,深知...
1998年,当我结束两次鸦片战争的研究进入到戊戌变法之领域时,准备花10年或稍多一点时间来完成此项研究。以我过去的个人经验来推断,用10年的时间,来研究1年的政治事件,是大体...
[导读]事实上无论对于俄国1905 年的做法还是1917 苏俄革命后的一系列政策,孙中山都是持有异议的。孙中山认为辛亥革命后中国要预防用激烈手段进行暴力革命。通过流血暴力完成社会...
互联网与史学观念变革笔谈之一 【《史学理论研究》编者按】互联网不仅改变着当代生活,也在记录和创造着历史;它不仅改变了史学研究方式,也影响和改变着史学家。史学家不仅在...
内容提要 摄政王载沣驱袁事件,既是清廷内部的一场权力斗争,同时也夹杂着复杂的国际因素,与当时中美日三国外交存在十分微妙的关系,尤其与袁世凯的联美制日外交的失败直接有...
1861年(咸丰十一年)11月,慈禧太后与恭亲王奕訢联合发动辛酉政变,此后三度垂帘听政,直至1908年去世,统治中国长达47年之久。慈禧太后的统治时间,仅比清代的康熙帝(在位61年...
摘 要:在中国现代民族国家的肇建过程中,国民党一党专制的全能主义政治模式是其革命范式的延伸,在造就一个现代民族国家的雏形后,却无力推进现代民族国家的全面构建。国民党...
我自己在学术方面受惠于唐先生很多。我跟唐先生个人交往不多,主要是学术关系。唐先生去世的时候,我从北大发出挽联,那是周一良先生倡议的。周先生要去美国,估计会在纽约住...
历经几代学者30 余年的艰辛努力,以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众多著名民国史研究专家为主体,并有其他相关高校与研究机构学者共同参与撰著的大型《中华民国史》,终于在201...
最近,应英国出版社RoutledgeCurzon的邀请,我在我过去差不多半个世纪的学术生涯发表的文章里,挑选出一部分,准备出版一部论文集。这是一次很奇妙的经验。首先,我重新阅读我某些...
國史館將《蔣中正總統五記》整理出版,提供近代史學界珍貴史料,昨日新書發布會中,蔣家故舊齊聚肯定蔣中正歷史定位。蔣中正日記現存美國史丹福大學胡佛研究所,《五記》本是...
对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性质的认识,自清末以来一直是专制说占居主流位置。钱穆在20世纪上半叶反对中国古代专制说,受到激烈的批评;此后,学界对这个问题基本上没有争议。然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