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引言 在現代學術建制中,專門研究機構的興起使學術走向職業化、組織化,無疑是學術發展的重要依託,為學者的分工協作、資源整合、思想交流提供了平臺。近代史研究所作為建...
我们本国史的研究和教学,因为历史科学的基础不够,存在着许多基本的待解决的问题,甚至是需要发现的问题。其中有一个急需提出来的,是我们在本国史上怎样处理祖国国土的问题...
内容提要:民初的政党活动史成为中国政党政治的肇始,是中国从传统君主集权体制向近现代民主政治的转型阶段,也是中国政治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拐点。以现代分析维度对其予以科学...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中华民国史研究已经走过了30 多年历程。30 多年来,中华民国史研究经历了一个由险学到显学的发展阶段。① 随着中国学者思想禁锢的解除、资料占有的全面、...
民国时代的史学家蒋廷黼,在其回忆录中追述童年时,发生在老家邵阳的一件大事。1900年北方拳匪发难,邵阳乡下有一个姓贺的单身汉成立了一支救国敢死队,想要沿江而下,去杀洋人...
张謇日记中的相关记录足以证明,他既不是《清帝逊位诏书》最初草稿的撰稿人,也不是最终定稿的撰稿人。在反复改写的逊位诏书的起草者甘愿隐退的情况下,非要凭借并不充足完整...
今天中国学者与海外学者的密切程度空前。早在1986年,柯文曾经感慨中美研究者的隔绝状况已经打破:1977年他们还基本上是各说各话,到了1986年已经有成百的中国史专家在对方的国家...
黄炎培先生是《生活》周刊的创始人,当然也应是三联书店的创始人之一。有感于现在的年轻人对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的历史知之太少,黄炎培先生的儿子黄方毅在三联书店创立八十...
人类具有超常的历史记忆能力,也总是追随最先进的记忆工具去表达自己走过的路。中国文明的发生其实就是历史记忆的萌生,不论是史前的刻画符号,还是殷墟的龟甲,后来的竹简,...
拙编《莫理循眼里的近代中国》(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三册《目击变革》中在《立宪政,兴洋学,发股票,办铁路》一节中刊发一组两张照片,并附说明如下: 一、1905年广西桂...
编者按:中华民国史研究在中国大陆起步于1972 年,兴盛于1978 年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之后,历经40 年的发展,现在已成为中国历史学研究中最具活力、成果最为丰硕、研究队伍最为广大的...
(这是作者在1981年5月下旬召开的中国民族关系史研究学术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时本人做了一些修改。) 翁独健同志要我在这次会议期间在大会上讲一通。我说,我不是民族史专家,...
乱世往往人口大减。民国却出现了历史上从未见过的人口的乱世增长 民国历史的第二面相:乱世中的现代化步伐 民国时期的兵荒马乱既是历代王朝周期的乱世景象,当然就不能说那是...
在中国历史上,边疆是一个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形成的概念。它最初只是泛指相对于中原地区的四夷,其地域并不确定。以后由于中国疆域的逐步拓展,边疆的概念才逐渐明确,至18世纪...
辛亥百年,传媒热心,带动相关领域之外的很多朋友也来关注辛亥革命、民国肇建。而关注辛亥革命、民国肇建,自然会关注在此一而二、二而一的两大事件中均为要角的孙中山。 19...
阅读请打开...
为什么要重视清朝的最后十年 首先,清朝的最后十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型期。 从1901年到1911年的十年,是历时268年的清王朝崩溃前的最后十年,这十年以义和团运动的失败为兆...
2011年12月12日是西安事变75周年。关于捉蒋的过程,社会上众说纷纭。为了让读者更多地了解这段历史当中的细节,《纵横》杂志2012年第1期登载了亲历捉蒋者王玉瓒的文章,力图探究隐...
唐先生知识渊博,因此,他的历史著作常常上天下地,融中外古今历史于一炉而共冶。起承转合,信手拈来。这是唐先生独有的风格。美国学者夏志清称唐先生的散文为唐派散文,我以...
中日秘密谈判可以说是抗日战争期间最诡异的事件。这不仅表现在中日双方,而且也表现在中国内部。一方面,蒋介石屡屡对孔祥熙的谋和活动加以阻遏,但是,蒋介石本人又亲自掌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