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纪霖谈一场新政引发的革命 回顾从辛亥革命到民国建国的这段历史可以看出,因为只注重权力,所以无法建立一个新的民国,可以说有民国之名,而无民国之实。 国民党和进步党都...
尽管他逝世后举行了隆重国葬,广州最繁华的街道永汉路(现北京路)也一度改名汉民路;但他晚年是蒋介石的反对派的核心人物,蒋介石当权的国民党,不大愿意对他予以太高评价;...
以纪念辛亥百年为标志,2011年中国社会的历史热达到了顶峰。在我们的传统中,当代人看前朝史,一直都是个复杂的学术和政治命题,早已超越历史学的范畴。在不同诉求和立场的指导...
1927年、1929年,王国维、梁启超先后谢世,标志着20世纪初兴起的新史学告一段落。两人所代表的新史学两大基本路向,以更新的方式取得长足发展。梁启超所代表的路向,以史学与现实...
内容提要 实践证明,两类矛盾说并不能够很好地解决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问题,其原因在于这一学 说属于以阶级斗争为纲的理论体系,它与我们今天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不...
(一) 政治史为什么消失了 以上的标题看上去似乎有些耸人听闻,在人们的记忆中,政治史曾经在现代中国的历史叙述系谱中占有至高无上的地位,除了社会经济史因论题内容与之相呼应...
我新近出版的《谁谋杀了宋教仁》一书,是七八年来穿越历史反复寻访的一项成果,其间既有苦思冥想的难解困惑,也有意料之外的快乐发现。在我看来,中华民国的创建,是各派力量...
内容提要:在清末政治舞台上,皇族及贵族出身的一批人始终比较活跃,他们对国际大势有相当深刻的 观察,对中国处境有比较真切的体认,在新政预备立宪这一系列政治改革运动中始...
蒋介石在命人编辑《困勉记》等五书之外,又命同乡孙诒等编辑《事略稿本》。这是年谱长编性的著作。全稿按年、月、日收录、排比与蒋的生平有关的各种资料,如文告、函电等,其...
帝制兴衰:辛亥百年话传统之十一 民国时期当然存在社会和制度上的严重问题,但是古今中外各种制度下都有过的乱世图景,不能与制度问题混为一谈,辛亥之后的社会与制度并非漆黑...
先来做回文抄公。1925年3月,周作人写了一篇《日记与尺牍》,开宗明义: 日记与尺牍是文学中特别有趣味的东西,因为比别的文章更鲜明的表出作者的个性。诗文小说戏曲都是做给第...
《盛京时报》是1906年10月18日由中岛真雄创刊于奉天(即沈阳),主笔菊池贞二(笔名傲霜庵),于1944年9月14日终刊,历时38年。该报是日本人在我国东北创办的第一份中文日报,在东...
从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至1912年2月12日清帝退位,只有短短四个月时间,灭亡之速,实所罕见。清朝何以速亡?最好先看看武昌起义半个月后拥护清朝的民选资政院议员对时局的感受...
内容提要:梁启超是清末立宪运动的灵魂人物。他亲历了当时绅商及各阶层人民从热切期望通过立宪 推动国家、社会进步和发展,到对清政府完全绝望,不得不改而赞成推翻帝制,拥护...
1962年,中华书局出版了方志名家张国淦(1876-1959)先生的遗作《中国古方志考》。这本书是中国方志考之上编(自秦汉至元),共70余万字,收录方志2200多种,甫一出版即受到学术界高...
[导读]和宋美龄相识相恋,在蒋介石笔下,大有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意味。蒋介石最早记下其对宋美龄的好感是1926年7月2日,这天蒋日记记有:上午,往访美龄,下午,美龄将回沪,...
蒋介石在命人编辑《困勉记》等五书之外,又命同乡孙诒等编辑《事略稿本》。这是年谱长编性的著作。全稿按年、月、日收录、排比与蒋的生平有关的各种资料,如文告、函电等,其...
【摘要】 纵观大英帝国史的发展,大致是三部曲。中国的百年屈辱,正是大英帝国鼎盛之时,若要求当时的帝国史家说半句两次鸦片战争之不是,无异与虎谋皮。帝国垮台,英人反思,...
牛的理由: 每年,他都要花费几乎半年时间,跑到美国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院、台北历史资料馆、日本和英国的档案馆等,埋首摘抄名人日记、档案,研究民国历史。因为保存在那些地...
日记是最原生的史料,它的价值高过于回忆录,因为虽然同为出自当事人的手笔,但前者是当天纪录的文字;后者是经过多少年后的回忆记痕,经常会有种种的失误。除此之外,日记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