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作为现实的社会运动,并没有像马克思曾经设想的那样从高度社会化的资本主义社会中产生,相反,从相对落后的商品经济并不发达而自然经济较为发达的东方社会,比如从中...
何炳松先生在史学研究方面的成就近年来已引起人们重视,并有多篇文章论及,对他的贡献作出很高评价,以前由于历史原因而蒙上的尘埃正被拂去。在已有的研究成果中,一般多注目...
何炳松先生是本世纪上半叶我国学坛上有着很大贡献和影响的史学家,也是我很崇敬的一位前辈。可惜我与何先生“缘悭一面”,1927-1930年我在暨南大学求学时,他尚未出任暨大校长。...
黎澍同志是我国一位很有建树的著名历史学家。1984年,他在《历史研究》第5期发表了《论历史的创造及其他》,对“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提出了异议,认为这条原理并不是马克...
在当代西方哲学界,恩斯特·卡西尔(1874-1945)无疑是第一流的学者。人们常常把他的名字同爱因斯坦、维特根斯坦、波普尔等人相提并论,并称之为“当今思想界具有百科全书知识的...
乾嘉学派,于“乾隆、嘉庆两朝,正达于最高潮,学术界几乎都被他占领”。①它不仅是清朝学术思潮的代表,也是中国学术思想史上的一大学术流派,在中国学术思想发展史上据有重...
补断代史经籍、艺文志,是补志之一种。自清康熙间黄虞稷承修的《明史艺文志稿》始至道光中140多年间,大致经历了创始、形成、发展3个阶段,道光以后的60多年间,是繁荣时期。本...
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但在某个时期或某些具体问题上,经常又会发生倒退的现象。人们常把这种倒退看成是暂时的不正常现象,或把它说成是螺旋式前进中的一种缓滞状度,并...
清朝的康、雍、乾时期,为加强思想控制,屡兴文字狱,大肆杀戮知识分子,导致士人转入整理和考证古籍;康熙时开设博学宏儒科,乾隆时又令编纂《四库全书》,因此到乾隆、嘉庆...
亨利·基辛格是七十年代世界舞台上一位叱咤风云的国际政治家,同时也是一位伟大的历史学家,他那成功的外交活动,改变了中美之间的关系,创造了一代人和平的奇迹。这位来自哈...
唐代正式开始的实录修撰,是中国史学发展史上的重大变化。多年来,人们对唐代实录的研究重视不够,许多史学史论著只是简单地重复前人对唐代实录的评述,似乎对唐代实录已经研...
西方真正意义上的历史研究起步于19世纪,并在19和20世纪中叶形成两个历史学发展的高峰期。然而,西方史学的发展演变并非是超然物外的,除了受其自身的逻辑发展和其他主客观因素...
近年来,学术界对于本已歧义百出的中国古代史分期,进一步展开了争鸣。实际上,无论西周封建论、春秋封建论,还是战国封建论、秦统一封建论,以及魏晋封建论,如从历史发展的...
生活在春秋后期的一个不合时宜、倒霉透顶的孔子,其身后却逐渐由贤人、超级贤人、“圣人”,上升为受天所启、为后世立法的“素王”,乃至历代封建帝王所推崇的偶像、文人士大...
史学研究要不要马克思主义作指导,如何指导?这一命题,早在“五四”前后李大钊等无产阶级革命家便开始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犀利武器观察和处理社会历史问题。新中...
一百三十年前,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第一次公开提出了“亚细亚生产方式”的概念,说:“大体说来,亚细亚的、古代的、封建的和现代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可以...
治史同从事任何其他学问一样,从根本上说,要靠刻苦勤奋,舍此而奢望轻易成功是既不现实,也不可能的。当然,这并非说不必重视学习方法,相反,同样刻苦勤奋,能否掌握、运用...
一、从战国土地制度谈起 过去和现在,都有一些同志完全否认中国与亚细亚生产方式有过瓜葛。他们认为,中国的夏商周三代属于奴隶社会,三代以后则是封建社会,而出现过奴隶制社...
人力思想,是指那种认为创造历史、推动历史前进的力量是人而不是神的史学思想。此处的“人”,是指以人民群众为主体,也包括其他各方面杰出人物的群体概念--“人们”的简称。...
如何理解历史合力、历史合力论,是关系到能否完整把握唯物史观精神实质的重大问题。本文就理论界的有关讨论谈几点认识。 一 何谓历史合力? 广泛流行的观点为:历史合力就是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