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海宗(1902—1962),字伯伦,是驰名中外的历史学家。在1957年的反右派斗争中,他被打成右派,与向达、荣孟源和陈梦家等人一起作为整个史学界的右派典型,在全国范围内遭受批判。 学术人...
【作者简介】侯树栋,北京师范大学 历史系,北京 100875 侯树栋,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副教授。 【内容提要】庞卓恒先生是我国著名历史学家,也是我国历史比较研究领域的代表人物之...
1935年7月4日生于江苏扬中,在上海长大。1956年从北京大学哲学系本科毕业后,在中国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今中国社会科学院哲 学研究所)工作至今。曾任院哲学系主任,哲学所学术委员...
郑也夫 1950年生于北京,1968-1977年作为知青下到北大荒,1978年考入首都师范大学历史系,1982年获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哲学硕士。1986年获得美国丹佛大学社会学系硕士。先后供职于北京...
我于1927年农历腊月26日生于河南偃师牛庄。新中国成立以后,采用公历纪年。我按春节常在二月的习惯,估计我的生日应是1928年2月8日。这就是我的各种证件所记生日的来历。 我属兔,...
一 看到的死亡太多了,正常的和不正常的,心也变得异样的冷。 当我父亲去世之时,我回到自己屋里,关上房门,倒在床上,捶床大哭了足足一个小时。因为在那之前,我从来没有想到...
以吴先生的博学多识,这些常识性的知识,是不可能认识不到的。他之所以认为儒家思想也是人本主义,人本主义不能够用作批判中国封建思想体系的武器,显然是为了配合那位文化高...
去年是历史学家尹达先生(1906-1983)百年诞辰。有司举办了隆重的纪念活动。其时我在外地讲学,未能恭逢其盛。返京后,看了相关报道、纪念文章,感到似乎把尹达先生弄成满身马克...
严绍璗: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教授,比较文化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1940年9月生于 上海市。1964年7月毕业于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留校任教至今。 主要译著:《中日古代文...
老清华(1911-1949年)的师生是中国教育史上值得回眸的一个群体,当年的校园刊物中很多文章在谈论着他们,今天读起来仍然兴味无穷,从中能够感受到浓浓的人文气息,那真是一个令...
老实说,我对业师郭守田先生的了解是极为有限的,主要原因是我们年龄差距太大。对我们这代人而言,他是祖父辈的师长。因此,在读研究生的三年间,面对他大智若愚的隐士般的风...
今天大家欢聚一堂,庆祝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的成立。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成立于中国学术转型的关键时期,表面上看,传统的文史研究好像处在“瓶颈”状态,重复的复制和生产,让...
问:谱牒学也是您研究的内容之一,您对谱牒学的研究现状有什么看法?您有什么研究计划? 谱牒学作为史学的一个支流,是研究和阐述人类宗族家族世系演变历史及相关问题的一门学...
宋晞旭軒教授是我的老師,所以是諸位同學的太老師。讓我先述一下中國讀書人師生傳統中的一種傳、承,因為這是中國文化中的「非血緣傳統」。 宋先生的老師是陳樂素先生,他是陳...
【作者简介】鲍永军,浙江大学历史系,浙江 杭州 310028 【摘 要 题】访谈录 [中图分类号]K0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332(2006)02-0012-06 仓修良,1933年生于江苏泗阳,1958年毕业于浙江...
访谈补记 我很遗憾我与史华慈教授的访谈对话,他没有来得及看到就离开了人世。都怪我不恰当的生病,耽搁了及时整理访谈记录稿的时间。1999年对我是不幸的一年,四月份从哈佛回来...
郭世佑,湖南益阳人,历史学博士。现为中国政法大学历史研究所所长、人文学院教授,浙江大学兼职教授、中国近现代史专业博导,日本中央大学等校客座教授。主攻中国近代史兼及...
平最后的两次学术对话。因为林同奇先生告诉我,我回国不久,史华慈先生就住进了医院。也许我纸条上的后一句不那样写就好了。林同奇教授为访谈所做的帮助,对访谈初稿的整理、...
《小逻辑》是黑格尔的重要著作,是他的“哲学全书”的纲要,是其重要环节,是学习和研究西方哲学史的人必读之书。把《小逻辑》最完整、准确地翻译为中文的,是著名哲学家、黑...
关于史学方法论,其目的无非是要找到一种能够洞见历史发展规律,并且用力少见功多,即“事半功倍”的研究途径。我认为研究历史没有多少窍门可找,既要勤奋又要有时间的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