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可谓风起云涌的乱世,《民国那些事儿》以“史话”的形式,存逸闻之鲜活,取史书之大气,刻画出了一大批政客与文人的群体雕像。本文摘选民国几位著名教授的轶闻趣事,以...
费孝通先生是吴文藻教授最得意的学生。他1930年插入燕京大学社会学系学习时,正值吴先生致力于社会学中国化事业的初期。他此前所受的教育,使他相信吴先生做学问的方向是完全正...
说到开书目,可能很多人都会想到鲁迅当年“开不出”的回答,那当然是针对当时媒体和舆论界一些倾向有意“说不”,其实他私下也曾给朋友许寿裳的小孩开过书目,计12种,且均是旧...
一、我的遗憾 我总是感慨:自己与罗荣渠先生没有缘分,或者说有一点缘分,但远远不够。 二十二年前,1985年,大学毕业考研究生时,我报考的是北大历史学系欧美史专业美国史方向...
在我的记忆中,1968年是我们白水知青空前自由、轻松甚至充满欢乐的一年。那一年,“文革”已经结束,全国大规模的知青下放已经开始,我们没有什么心理不平衡的。看着那些“嫩知...
9月20日,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马克垚在历史文化学院101教室举行报告会,以“改进我们世界史的学习与研究”为题,深入浅出介绍了当今中国世界史的学习、现状、体系等...
一、“学衡派”的后起之秀 1927年7月19日,吴宓在清华学校主持庚款留学美国的学生考试,西洋文学门类考生中入选的两人是郭斌龢和范存忠。后来,两人一起去了美国,回国后曾一起...
9月20日下午,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武汉大学世界史研究所副所长陈勇先生为历史文化学院师生做了一场题为“民众诉讼与社会矛盾的化解”的学术报告。 陈勇教授以英...
第三,我信守科研的十字要诀:理想、勤奋、灵活、机遇、恒心。 理想者: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今日之奋斗,为明日之大目标; 身在师大、胸怀祖国、立足中华、放眼世界。 勤奋者...
□采访:刘艳萍 温新红 □受访:阎步克 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 现在的大学生比我们当年强 《大学周刊》:回首这么多年的治学路,您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阎步克:感受最深的就是四个...
第三,我信守科研的十字要诀:理想、勤奋、灵活、机遇、恒心。 理想者: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今日之奋斗,为明日之大目标; 身在师大、胸怀祖国、立足中华、放眼世界。 勤奋者...
父亲钱端升生前曾长期任教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西南联合大学三校政治学系。在西南联大的8年当中,他目睹处于十分艰苦的生活和学习条件下的西南联大师生,那种矢志求学、精诚...
劳思光 教授 主讲/崔宏立 整理 就个人来讲,我是生在个传统文化气息浓厚的环境里。可是,如果大家如果比较熟悉我的思想的话,会发现从二十岁开始《少作集》一直对传统采取比较...
长期以来,人们往往称道强汉、盛唐、大明诸朝,对于分裂时期的魏晋南北朝往往忽视。而王仲荦的《魏晋南北朝史》这本专著将中国中世纪370余年的复杂历史进行了梳理。由于魏晋南...
自从19世纪中叶上海开埠以后,上海逐渐崛起,宁波地位则不断下降。要发展,到上海。一代代优秀的宁波人纷纷附到上海定居,于是,就有了近代著名的“宁波帮”。20世纪宁波在政界...
转自学术批评网 在导师的指导下,接受一次完整的研究工作训练,做出一篇合格的学位论文,是研究生学习期间的一项重要任务。 当前有些研究生培养单位有硬性规定:要拿到学位,至...
(转自学术批评网) 我一生在历史学的路途上跋涉近六十年,不能说一帆风顺,也还称得上比较畅通,没有遇到太多的坎坷和阻难。也许因为磨难不多,故成就不显,碌碌平庸,在学术...
“季羡林先生曾对媒体说,钱文忠上《百家讲坛》讲玄奘我很放心。”季羡林的关门弟子钱文忠对本报说。 钱文忠上《百家讲坛》讲《玄奘西游记》,创下收视新高。《玄奘西游记》不...
(转自学术批评网) 9月8日是我的恩师,芮沐教授99周岁、虚岁100岁的华诞。 先生百年的学术经历和经验,是一种独特人生难得的深厚学问。先生将他一生的宝贵的经验和深刻...
说谢国桢“多情”,据传是刘盼遂的话。两位老师性情迥异,谢国桢晚年在回忆刘盼遂的文章中曾说:“君好静,而余喜动;君恬于荣利,而余嗜躁进”。有一次不知说起什么事,刘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