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说您的《元代分封制度研究》是代表您学术专精的开山之作,那么,《行省制度研究》则是代表您学术专精的问鼎之作。书中的很多研究,诸如行省与地方财政、行省与乡试等,...
作者:杨印民(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博士生) ● 李治安,1949年10月生,河北省邢台市人。1982年、1985年、1989年先后获得南开大学历史学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1993年破格晋升为教授。曾...
2、关于史料的搜集和整理。鉴于当时史料虽然丰富但却大部分尚待人们搜集整理的严峻现状,齐思和先生提出了从研究专史入手,搜集和整理史料的切实主张。这就是: 吾国历史之久,...
史学家研究历史,撰写史著,必须以史料为根据。但如何辨别和使用史料,却有着很大的区别,这就是史料学中的方法论问题。古往今来,史学家们或因亲身感受、或因社会风气、或因...
在齐思和先生诞辰100周年之际,天津古籍出版社于2007年1月在“名师讲义”系列丛书中推出了《齐思和史学概论讲义》。该书不但主要收录了齐思和先生在北平师范大学(即今天的北京师...
我是文革结束后第一届大学生,在我踏进校园并且成为历史系学生的时候,对于金宝祥先生是著名的历史学家和教育家,当时的甘肃省历史学会会长、西北师大历史系主任,一无所知,...
刘文鹏教授,1931年出生于美丽的海滨城市大连。1950年,他远离家乡,考入东北师范大学,有幸成为新中国成立以后的第一代大学生。面对着博大无际的知识海洋,他如饥似渴,就象婴儿...
创业:披荆斩棘筑芳园,汁雨栉风岁复年, 漫道今朝多绚丽,要从缔造忆艰难 问:历史系是在您手里从无到有的,我们至今仍很神往当初"三架自行车"到中学去访贤时情景,您能为我们谈...
齐思和先生是我国20世纪的著名史学家,是世界中古史学科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他学识渊博,贯通中西古今,尤精研先秦史、晚清学术思想史、乾嘉考据学和世界中古史等。他又深得...
戚国涂先生小传 戚国淦先生原籍贵州修文县,1918年6月生于热河承德,出身书香门第,仕宦人家。先生开蒙甚早,4岁即随母读唐诗。家中多藏书,上学后,课余之暇,对于"四部"多所涉...
北京,盛夏的一天下午,我们受《中学历史教学参考》(西安)编辑部之约,对刘宗绪教授进行了独家专访。百忙之中的刘教授热情地接待了我们。在两个多小时的访谈中,刘教授渊博...
南方都市报:第三次进监狱呢? 贾植芳:“一二·九”抓进去,是共产党嫌疑分子。1947年在上海被国民党中统特务抓进去,说我是共产党的忠实走狗。中统特务提了一个办法,让我在《...
初到上海,应陈子善之约到季风书园会面,意外地找到贾植芳的著作《早春三年日记》。这是贾植芳1982年1月至1984年12月的日记,是他平反后回到复旦大学初期的记录:读书,教书,交游...
人文学科研究生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读书。我国大学文科研究生的读书量大大低于国外大学研究生的读书量。现在我们有一部分毕业生的文化素质和学术水平比起过去来有所降低,读书...
热情的闻一多 一个人的性格或者思想大多初步觉醒于十二三岁,到二十四五岁思想定型,形成比较成熟、确定的人生观、世界观,此后或许能有纵深的发展或者细节上的改变,若是有本...
我这个人本事不大,运气却不错,结识张思之先生并成为他的忘年交,是我一生的幸事。我知道先生喜欢我,而我对先生,也不仅仅是景仰,还有,我喜欢他!八十华诞庆典上,先生以...
我想通过半个世纪来接触吴老(承明先生)及其论著的几件事,谈谈受到的教诲与留在心目中的形象。 一 我在当研究生阶段就开始学习吴老关于外国在华资本问题的著作。 1955年下半年...
黑格尔(G.W.F.Hegel,1770—1831)1816年10月在海德堡大学讲授哲学史课程的开讲词里说过这样一段话:一段时期以来,人们过多地忙碌于现实利益和日常生活琐事,“阻遏了我们深切地和热诚...
问:你是怎么把新的方法应用于你的研究的? 答:我自己的学生也不时询问老师用的是什么“方法”,但我的回答总不能令他们满意。少年时读鲁迅的书,印象很深的是他认为写作的本...
吴承明先生和汪敬虞先生都是享誉中外的中国经济史学界泰斗,都是我们的好老师。十年前在庆祝老师们八十大寿会上,所里曾要我代表中青年后学致词,我当时曾因两位老师古稀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