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鸣与商榷】 一.河北平原中部并非先秦遗址“空白区” 20世纪80年代初,谭其骧先生在考察各个时期城邑聚落的分布状况时指出:“从新石器时代经历商周直到春秋时代,河北平原的...
西晋太康二年(281),汲郡(今河南省卫辉市)一座战国墓出土大量古简。经当时学者整理、考订,成书75篇,其中《纪年》12篇,史称《汲冢纪年》或《竹书纪年》。《竹书纪年》记述...
十年磨剑,一朝生辉。郑大华教授洋洋百万言的力作《中国近代民族复兴思潮研究:以抗战时期知识界为中心》,最近纳入“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
农民战争史研究滥觞于烽火连天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是中国现代史学领域的重要课题。毛泽东同志关于“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才是封建社会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力”的论述,更为农战...
习近平总书记对抗战精神进行过高度概括:“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壮阔进程中,形成了伟大的抗战精神,中国人民向世界展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
【红船精神与中国革命精神谱系】 东北抗联精神是“红船精神”的延续和发展,是“红船精神”在东北抗战实践中的开拓创新,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在抗击日本侵略者的...
道光十八年(1838)至二十六年,金石学者沈涛两任直隶省广平府知府期间,在所辖的永年县(今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区)吴庄村北的朱山(又称猪山)发现一处摩崖石刻,通称“朱山石刻...
为了推进学术研究和中国史学史学科建设,我们应当着力探讨中国史学演进中带有关键性的问题,要努力总结和阐释那些显示出中国史学的民族特色,彰显民族文化伟大创造力,具有当...
【探源中华文明】 慎终追远,是我们与生俱来的情怀,对自然,对人文,我们敬畏,我们景仰。江河从哪里流来,你我从哪里来,我们文明的源头在哪里,我们怎么可以不闻不问不查考...
作为一门人文学科,历史学的性质究竟是不是“科学”的问题,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特别是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一度引起人们的重视。受西方学术思潮的影响,中国史学界分别出现了...
揭示中华文明的起源,对于我们认识中华文明的特质、坚定文化自信、思考中华民族的未来,具有重要意义 文明起源问题是国际学术界的热点,中华文明起源问题尤为引人瞩目。5月2...
2002年,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正式启动。这一被称为承载着“中国考古学百年梦”,迄今为止国内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多学科参与研究人文科学重大问题的国家工程,10多年来对黄河、长江和...
在中国传统文化国学精品中,《史记》之树长青,它有取之不尽的思想源泉,是培养爱国主义和民族自信心的珍贵文化遗产。《史记》养育着一代又一代的人,发挥了重要的民族凝聚作用。这...
清朝前史研究是有清一代历史中最为艰涩的一段。萧一山、孟森等前辈学者的著作虽有筚路蓝缕之功,但直到改革开放前,清前史研究的基础都堪称薄弱。改革开放以后出版的几部以清...
【光明书话】 在一带一路大形势下,国内几乎每个学科都深感需要和国际学界接轨,急需翻译学术名篇。只有如此,视野远了,丝路大业才能振兴。 一 回顾中国历史上,有过三次规模...
古代文献不是单纯的物理对象和已然完成的物化存在,而是一种心性的表达,古代目录必须揭示出文献的价值内涵。迄今为止,中国古代的目录学研究主要聚焦于对历代目录的著录、提...
19世纪后半叶,随着中外文化交流日益密切,域外汉学界兴起了研究中国古代典籍的热潮。其中,《春秋》三传之一的《左传》备受欧美和日本学者青睐。域外学者对《左传》的译介、...
五四时期史学界对历史学性质问题的论争,主要是关于历史学是不是科学的争论。这一问题在19世纪初的西方就已提出并展开讨论,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欧美和日本新史学思潮特别是...
习近平总书记概括的“首创、奋斗、奉献”的“红船精神”,集中体现了我们党的建党精神,集中体现了我们党的赤诚初心和历史使命,集中体现了我们党革命文化的精神本源,是我们...
张研先生1948年生于北京,是1978年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大学生,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本科毕业后,又到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读研究生,1984年毕业留所任教。当时这两所学校的历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