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评论 >
  • [评论] 关键是要弄清楚夏的地域问题 2019-05-30

    目前夏史研究众说纷纭,不少人质疑夏代在历史上的存在,这当然是不对的。但是,我们的研究者未能给持怀疑态度的人们以满意的回答,未能从根本上解除大家的疑虑,这也是一个不容忽视...

  • [评论] 从历史中汲取治国理政智慧 2019-05-27

    我们要从各方面总结、发掘、阐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服务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中华民族素有学习和总结历史经验的优良传统,这是中华民族不断登上人类文明...

  • [评论] 谢茂松: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 2019-05-27

    进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在正确历史观的指引下,系统研究中国历史和文化,深刻把握人类发展历史规律,在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汲取智慧,推动中国特色社会...

  • [评论] 《童子世界》:浚导文明 发达其爱国思想 2019-05-09

    《童子世界》创刊于1903年,是清末资产阶级革命派创办的以少年儿童为对象的刊物,它以“外拒白种”(抵抗外侮,倡导民主革命)和“内覆满洲”(反抗清廷,抨击封建专制)为办刊...

  • [评论] “貊国”与“发人”本系一源 2019-04-08

    早在夏商周时期,中国古代东北地区曾有一支重要的古民族——貊族。貊族属于混血民族,是新乐先民、高台山先民、马城子先民等东北土著民族同东夷诸部族融合后的民族共同体。据...

  • [评论] 丝绸之路背后的动能 2019-03-13

    把中国文明与西欧亚及地中海世界连接起来的通道,就是陆上和海上的丝绸之路。丝绸之路对于中国方面来说,主要是边境贸易,中国人主动出境贸易,不占主流。 历史上中国的陆上或...

  • [评论] 涵养我们的历史思维——从历史中汲取走向未来的智慧② 2019-01-25

    人们常说,思路决定出路,眼界决定境界。开阔的思路、宽广的眼界从何而来?历史是一个重要源头。“往古者,所以知今也。”正是历史,让我们得以进入人类千万年生活的纵深,知...

  • [评论] 中华文明演进的内在动力 2019-01-24

    在中华文明演进中,发展是持续性的,经由改革和创新而达致社会的稳定是常态,虽时有惰力滋生、脱序现象出现,但不乏内在的纠偏动力,维新机制屡屡将中华民族从危境中解出,走向新生。...

  • [评论]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2018-12-12

    【光明论坛·温故】 日前,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三次峰会第一阶段会议上指出:“‘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二十国集团要从历史大势中把握规律,引领方向。人类...

  • [评论] “原野”上的晚清湖南地方史研究者 2018-12-11

    对于历史研究,特别是古代史研究,必须有坐得了冷板凳的精神,必须有对历史负责的一种情感。王继平就有这样一种情怀。王继平1977年就读于湘潭大学。孟泽教授曾将湘潭大学描述为:“...

  • [评论] 中国近代经济史中心线索之辨 2018-12-05

    中心线索问题是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中的基础问题之一。对此,经济史学者进行过多次讨论,形成了多种观点,有近代化、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外国资本入侵、半殖民地半封建...

  • [评论] 告别以往关于中国经济史的错误观点 2018-12-04

    史学家常说“每一代人都要重写历史”。为什么这样说呢?斯塔夫里阿诺斯的解释是:“我们每一代人都需要重写历史,因为每个时代都会产生新问题,探求新答案。”希尔也说:“因...

  • [评论] 锤炼“历史眼光” 2018-11-19

    一位老同志曾勉励在任的当地领导干部,再忙也要多读点书,尤其是历史和哲学方面的。他说,对一个优秀的领导干部来讲,历史眼光和哲学思维都是看家本领。 所谓历史眼光,就是将...

  • [评论] 从“文治鼎盛”云端跌落的宋徽宗——读伊沛霞《宋徽宗》有感 2018-11-05

    宋徽宗大概是历史上最没争议的皇帝,古往今来,人们对他的评价出奇一致——文化巨人,治国“小白”。他统治时期,北宋文化全面开花,文学、书画、瓷器……都达到巅峰。可他任...

  • [评论] 茅海建:康有为是“进化论”者吗 2018-09-14

    我曾经仔细地考察康有为此期102处“进化”的用法,突出的感受是,康似乎从字面上理解“进化”一词,并对“竞争”有所保留。他可能通过间接读物而对“进化论”有了初步的认识,...

  • [评论] 岳林:张东荪的“善变”与“不变” 2018-09-14

    面对传统士人阶层已经堕落坍塌的事实,张东荪认为士人的历史使命应当从“辅治政治”转向“辅治社会”,在社会和文化层面成为大众的导师;士人阶层非但不应当恐惧大众,反而应...

  • [评论] 陈波:究竟应该如何研究中国逻辑史——《符号学视野下的先秦名辩学研究》评 2018-09-10

    中国逻辑史是一个充满争议、新见迭出的研究领域。陈道德和曾祥云(以下简称“陈曾二位”)的著作《符号学视野下的先秦名辩学研究》,是一部由长期致力于先秦名辩学研究的学者...

  • [评论] 彭卫:用创新精神引领史学研究的进步——《陈其泰史学萃编》简评 2018-09-10

    9卷本《陈其泰史学萃编》(以下简称《萃编》)日前由华夏出版社出版,这是近年来中国史学界一项重要的学术成果。《萃编》荟萃了陈其泰教授三十余年来的重要学术论文和其他研究...

  • [评论] 李秀潭:板凳要坐十年冷 文章不写半句空——范文澜先生的治学为人 2018-08-28

    近日翻捡旧藏名人信札,看到一通范文澜致人民文学出版社总编辑室函。 此函主要谈及范文澜《文心雕龙注》一书重印事。《文心雕龙》系南朝梁刘勰撰写的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名著。范...

  • [评论] 晚清时期书刊编辑思想探析 2018-07-25

    晚清时期一些书刊编辑家,如章太炎、张元济等,坚持兼收并蓄的出版原则,采用近代排印技术,将大批善本古籍出版面世,使之得以保存与普及,对扩大中国传统文化影响力多有裨益...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下一页
  • 末页
  • 701396
栏目列表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