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 图2 ■安徽合肥 刘东 这件素三彩陶塑船(图1),高11.5、长17厘米,1959年安徽省芜湖市铁山出土,现收藏于安徽博物院,近年借展在芜湖市博物馆。这件陶塑船塑船身、舱室、亭台...
图1 明嘉靖“松荫苦读” 图2 明成化“进京赶考” 图3 明成化-弘治“三元及第” 图4 明成化-弘治“独占鳌头” 图5 明万历“平步青云” 图6 清同治-光绪“洞房花烛” 图7 明崇祯“金榜...
此盘直径18.5厘米,折沿制式,规整大气;通体遍施天蓝釉,釉质温润湉静,富有乳浊之感。观其盘心,不规则玫瑰紫斑泼洒其上,如晚霞变幻又如山水氤氲,引人入胜。钧瓷上的斑彩是...
图1 潮州木雕菱形馔盒 图2 潮州木雕梅花螃蟹纹梁托 图3 潮州木雕方形宣炉罩 图4 潮州木雕人物花鸟纹糖果架 ■湖南长沙 杨铁强 我国著名的民间传统木雕流派——潮州木雕,主要流行于...
■香港 康德钦 处于15世纪中期宣德以后、成化以前的正统、景泰、天顺三朝,是明代瓷器的一个发展时期,但有关当时瓷器的制作情况及其烧成的产品,长期罕有人知,成为历史上的一...
三千年前的周朝,屏风就是天子专用器具,是地位和权力的象征。流传至今,屏风的功能也在不断增加,屏风除最初的防风、隔断、遮隐的功能外,也有了点缀环境和美化空间的功能,并衍生出...
■福建石狮 王国良 胭脂红是康熙年间从国外传入的一种名贵颜色釉。以微量黄金为呈色剂的金红釉,又称“胭脂水”,其工艺是在烧好的薄胎白瓷外壁上,吹上一层极薄的含金的铅釉...
■江苏南京 胡剑明 “倦游欢意少”瓷片,让我们从画面中看到了古代文人“俯仰悲今古”的形态。图为南京瓷友陈守平近日淘得之物,他说,“一块瓷片上竟然可以写尽诗人心境,当...
■上海 高阿申 瓶高13.8、口径6.3、足径5.1厘米;花口呈六曲形,属宋器的时代特征之一。花口瓶,唐代已有烧制。宋金时期流行,扒村窑、磁州窑、耀州窑等均有该类瓶式的烧造。此器...
图1 图2 图3 ■安徽合肥 刘东 长沙窑是唐代著名窑场之一,产品遍销全国各地以及海外,其装饰新颖、器类丰富,为唐代瓷窑中的翘楚。瓷盒是长沙窑产品中的重要门类,多用作妆奁用具,如镜...
■安徽合肥 芙蕖 猪,古称“豕”“彘”,是六畜之一。从新石器时代开始,一部分野猪就已被人类驯养成为家猪,在各个时期的各类文物中常见有以猪为造型或纹饰的器物,这也表明...
■江苏苏州 白尼 图中所示这柄清代银鎏金双喜如意,重10.9克,通长10.2、厚1.2厘米;如意头长2.5、宽3厘米,如意柄背面有“原银”两字款。如意整体由模铸、模压、模錾、錾刻、镂空...
图1 龙纹嵌石琵琶形铜带钩 图2 菱形纹镶绿松石琵琶形铜带钩 图6 鎏金全兽形铜带钩 图5 云纹耜形铜带钩 图3 错金琵琶形铜带钩 图4 长牌形铜带钩 图7 曲棒形铜带钩 ■河南 郑媛媛 秦欣...
■上海 周惠斌 中国的青铜器历史悠久,源远流长,铜镜是其中使用年限最长、遗留数量最多的品种之一。五彩缤纷的铜镜文化中,东汉时期的会稽铜镜以其精美的图案、精致的纹饰,...
铜镜作为使用时间最长的铜器之一,从齐家文化到清代的发展演变序列有基本清晰的脉络。在安徽省馆藏文物鉴定工作中,笔者曾发现有几枚铜镜虽然时代较为明确,但从避讳、区域地理沿...
■江苏苏州 白尼 这件清末民初老子骑青牛银饰(见图),重3.4克,高4.7、宽2.2、厚1.4厘米,运用了银片压片、锤揲、錾刻、剪片、弯片、镂空、焊接、鎏金等多种手工技艺制作而成。...
■安徽石台 周小丽 荷香芳甜清远,沁人心脾,让古今文人墨客皆对它青睐有加。古人赏荷由来已久,更有茗赏、谈赏、酒赏多种雅趣。古代文人更将对荷的喜爱之情融入到文房器具之中,放...
■福建石狮 王国良 斗彩又称逗彩,是釉下彩(青花)与釉上彩相结合的一种彩瓷品种。创烧于明朝宣德年间,明成化时期的斗彩最受推崇。清代各朝均有仿制,尤以康雍乾三朝仿品最...
■江苏太仓 陈卫卫 战国时期,在生产力得到迅速发展的同时,文化艺术出现空前繁荣,也迎来了青铜器铸作工艺的顶峰,涌现出众多令后世惊叹的名品。 在当时,青铜器作为贵族的象...
图1 明隆庆青花三友花卉玉兔纹盘 图2 清康熙青花兔纹浅碗 图3 清康熙青花玉兔望月图盘 ■福建石狮 王国良 古往今来,关于月亮的神话传说和历史典故有很多种,人们耳熟能详的就有嫦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