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外庐(1903年2月6日—1987年9月14日),原名兆麟,又名玉枢,自号外庐,中国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他是我国较早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研究中国古代思想文化遗产的学...
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只有以我国实际为研究起点,提出具有主体性、原创性的理论观点,构建具有自身特质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
在西方,古典学经历18世纪后期至20世纪上半叶的草创、勃兴和鼎盛时期,从20世纪下半叶开始盛极而衰。一种危机感逐渐弥漫整个西方古典学界:古典世界和当代世界究竟有何关联?古...
发刊词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重视发展具有重要文化价值和传承意义的‘绝学’、冷门学科。这些学科看上去同现实距离较远,但养兵千日、用兵一时,需要时也要拿得出来、用得上...
我的专业是中国经济史,特别是明清江南经济史。在过去人们心目中,明清江南经济史是“中国史”之中“地方史”(或“区域史”)的学术领域,似乎与中外关系史关系不大。但是,...
叙事是历史有别于一般意义上的科学而又与文学发生关联的一个重要因素。历史学家虽不能像小说家那样向壁虚构,但依然可以借助修辞、想象、文字编排、情节设置,乃至论证模式去...
【读史札记】 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大变革的时代,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都发生了深刻变化。这一时期,各种思想百家争鸣、相互激荡,极大地推动了文化的发...
【光明学术笔谈】 直隶,是直接隶属于中央之义,清代的直隶地区,实际是一个省区,也称直隶省。清代的直隶省有诸多特殊之处:全国政治中心的京城中央位于顺天府,而顺天府在直...
马衡(1881—1955),字叔平,号凡将斋主人,浙江鄞县人,著名金石学家、考古学家。曾任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导师、北京大学图书部主任、清华国学研究院...
考古学最大的优势在于向历史纵深的探索拓展。中国考古学以严谨科学的理论方法,扎实可靠的出土资料,不断将人类起源、农业起源、文明起源和有文字记载的中华信史的时间点向前...
在西方美术史上,风格和内涵不同的作品往往有着相同的形式构成,即相同的“母题”。某种母题形式在不同时期会被艺术家赋予不同的文化指涉。关注母题寓意的变化,是图像史研究...
1959年发现的二里头遗址,经过60余年持续考古工作,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二里头遗址位居当时的天下之中,300万平方米的超大规模显示它在二里头文化乃至东亚地区都占据极高地位...
【图书评介】 由郝春文教授主持撰写的《当代中国敦煌学研究(1949—2019)》作为“当代中国学术思想史丛书”之一,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于2020年出版了,这是一部具有重要意义的中...
2020年12月16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学部主办的“文明起源研究相关问题讨论会”在北京举行。会议旨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 (通讯员孙振波 记者曾江)金毓黻《中国史学史》(手稿本)近日由长春出版社出版发行。金毓黻先生是20世纪上半叶卓有成就的历史学家,尤以研究东北史著称。他...
本报兰州1月15日电(记者宋喜群 通讯员尚瑞佳)近日,由法国国家图书馆与中国西北民族大学、上海古籍出版社合作编纂的《法国国家图书馆藏敦煌藏文文献》首次全部整理出版。 法...
古今中外,有国就有都城。都城又称“都邑”,或简称“都”“京”。在当今社会,都城(多称“首都”)主要是指一个国家的最高行政机关所在地,通常是国家的政治、军事、经济和...
浙江大学江南区域史研究中心主任孙竞昊教授主要研究明清时期区域环境、经济、社会历史及近现代变迁。他在长期研究生涯里,探析“江南”和“华北”,考辨“运河”,注意对“江...
进入21世纪以来,西方史学呈现出“转向”(turn)与“回归”(return)层出迭见的现象。一方面,各种“转向”交替显现,如对当前史学影响甚巨的全球转向、空间转向和记忆转向,以...
【争鸣与商榷】 王阳明虽集学术与事功于一身,但却命运多舛,他去世后,朝廷对其“盖棺定论”,部分承认其事功,却全面否定其学术,直指为“邪说”:“免追夺封爵以彰国家之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