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学 > 观点 >
  • [观点] 《夏史》出版引发质疑 夏代是否存在仍待确证 2017-09-06

    中国社会科学报讯(记者张春海)近日,“细讲中国历史丛书”出版,曾任上海教育报刊总社编辑的郭泳所著的《夏史》引发了一些质疑。夏代作为我国“三代”中的第一代,其存在的...

  • [观点] 中国古代城市的形态与功能 2017-09-06

    随着近年来考古发掘和研究的进展,中国的城市历史正在不断改写和上溯,发现古代城市遗址的范围也从黄河流域扩大到长江流域和其他地区。早期历史文献中一些有关城市的记载,已...

  • [观点] 清代官员的“年终密考”制 2017-09-06

    清朝管理官员,除三年对外官一次“大计”和对京官一次“京察”,以及履职引见、年终陈述等外,还有一项特殊的制度—密考。此制源于康熙时期的密折奏事,正式实行于乾隆朝,一...

  • [观点] “曾国之谜”揭开神秘面纱 2017-09-06

    本报北京12月24日电(记者邓晖)曾国的历史面貌如何?它与随国究竟是一还是二?自1978年,湖北省随州市曾侯乙墓出土大量的精美器物以来,一个不见于历史记载的曾国备受关注。日...

  • [观点] 国家文物局将11件流散文物划拨国博 2017-09-06

    本报讯(记者蒋肖斌)商代饕餮纹方彝、西周作册吴盉、春秋战国虎形玉佩、北魏砂岩半身佛像、宋代褐漆观音菩萨坐像、南宋夏圭《秋郊归牧图》册页、明万历款五彩穿花龙出戟花觚...

  • [观点] 整合提高东北史研究水平 2017-09-06

    中国社会科学报讯(记者耿雪)12月20—21日,“金毓黻与东北边疆史地研究”论坛在哈尔滨召开。著名历史学家金毓黻(1887—1962)是东北史研究的主要开拓者和奠基人。与会学者回顾了东北...

  • [观点] 春秋执政卿:轴心时代的文化主体 2017-09-06

    导言 一 对于春秋执政卿,罕有研究者将其与轴心时代的文化主体相联结。这是为什么呢? 春秋时期执政卿的主业为朝政而非著书立说,虽然他们是延续500年的时代精英,但其思想仅仅...

  • [观点] 红山文化时期农业发展与祀天之礼的起源 2017-09-06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礼仪之邦,在中国传统礼制系统中,尤以历代王者主持的祀天之礼最为庄严虔敬,所谓“礼莫大(博客,微博)于敬天,仪莫大于郊祀”。商周之际,天有“昊天上帝...

  • [观点] 张海鹏:点中历史虚无主义的死穴 2017-09-06

    自20世纪90年代初“告别革命”之说兴起,历史虚无主义的言论在学术界泛起,而且影响了社会媒体和新媒体。 苏联乱史灭国的历史教训需要警惕 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加强中国特色社...

  • [观点] 西安现唐女官宋若昭墓志 2017-09-06

    西安碑林博物馆馆长赵力光透露,经对新见唐代内学士尚宫宋若昭墓志研究发现,其中记载的宋氏姐妹事迹补正了史传,再现了唐代宫廷中历六帝40余年的传奇女子宋若昭多彩人生,对...

  • [观点] 全球史研究:中国史研究的新视野 2017-09-06

    为回应全球化时代对中国学者提出的新要求,日前北京外国语大学依据自身的优势,正式创建“全球史研究院”,旨在打破传统的中国史与世界史之间的学科界限,将中国史纳入世界视...

  • [观点] 2014历史学学术争鸣:聚焦理论与方法 2017-09-06

    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学术争鸣大事件(上):历史学——探索中国历史学理论与方法 2014年历史学研究在各个领域蓬勃发展,理论与方法问题成为学界热议的焦点。 中国文明与国家起源研究...

  • [观点] 牙齿磨耗程度折射先民经济生活方式 2017-09-06

    本报讯(记者张春海)曾经生活于罗布泊地区的小河先民所遗留下的牙齿,经过学者的特殊“诊断”,可以提取出有关这些先民生产、生活的诸多信息。 近日,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

  • [观点] 考古发现揭示早期秦文化面貌 2017-09-06

    本报讯(记者孙妙凝)日前,“秦与戎——秦文化与西戎文化十年考古成果展”及系列讲座在北京大学举行,集中展示了早期秦文化联合考古队十年来的研究成果。 就秦人起源问题而言...

  • [观点] 魏俊杰:由《治史三书》论严耕望的治史特征 2017-09-06

    作者简介: 魏俊杰,衢州学院中国哲学与文化研究中心副研究员。 随着历史研究“单位”的缩小和社会科学的影响,当今史学研究的碎片化和社会科学化日益加深,历史研究逐渐脱离...

  • [观点] 孙宅巍:西方人士眼中的南京大屠杀 2017-09-06

    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在南京开始实施长达40多天的血腥屠杀。在有关南京大屠杀的历史文献资料中,有一批西方记者、传教士、商人、医生、教授和外交官的报道、日记、信件资料,...

  • [观点] 公祭是一堂历史必修课 2017-09-06

    历史告诉我们,国家富强、民族复兴是多么重要。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 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举行,南京市民和全国各地人民群众一道,以最沉痛的心情...

  • [观点] 历史社会学的发展潜力源自跨学科特点 2017-09-06

    历史学和社会学同为社会科学,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却“互不相关”。随着各种综合性研究的推广,历史学和社会学出现了跨学科研究的转向,历史社会学由此而生。近日,围绕该...

  • [观点] 康有为与其次女书信意外流拍 2017-09-06

    日前,在朵云轩2014秋季艺术品拍卖会“康同璧旧藏康有为与保皇会文献专场”上,此前广受关注的康有为与其次女康同璧之间的书信遭遇流拍。尽管学界认为,这些书信的史料价值颇高...

  • [观点] 侯西安:英烈岂可被“虚无” 2017-09-06

    现在,一些历史虚无主义者,不但对中国近代以来的革命行动进行贬损和否定、对领导人和革命党进行攻击和诋毁,而且也开始对那些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烈士展开了污蔑和嘲弄。...

  • 首页
  • 上一页
  • 81
  • 82
  • 83
  • 84
  • 85
  • 86
  • 87
  • 88
  • 89
  • 90
  • 91
  • 下一页
  • 末页
  • 981947
栏目列表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