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开放的时代需要开放的心态。首先,学术史上不存在壁垒森严、固定不变的学科界限,中国戏剧史更毋须划地为牢,学者本人亟须挣脱学科归属的羁绊,保持自信。其次,在...
红军长征经习水县土城镇四渡赤水北上,给当地民众留下了许多令人难忘的故事,但多数故事只是一鳞半爪,情节完整的并不多。 《民间文学三套集成习水县卷》记录了一则《红军草的...
关于神话的传播研究,是神话学研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从某种意义上讲,它是神话研究的基础和前提。但是在神话的具体研究中,这一问题并没有引起许多神话研究者的足够重视...
19世纪中期,法国著名文艺理论家、史学家丹纳曾经说过:要了解一件艺术品,一个艺术家,一群艺术家,必须正确的设想他们所属的时代的精神和风俗概况。这是艺术品最后的解释,...
【摘要】郭德纲及其传统相声的火爆,是2006年最引人瞩目的新闻事件之一。郭德纲打着传统相声的旗号,调用了各种传统的手段,对自己进行了全方位的包装,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相声...
一、中国巫文化的分布 巫文化是一种世界性的文化现象。在世界各地,无论文明高度发展的国家和民族,还是比较落后的氏族和部落社会,这种文化现象随处可见。巫文化又是一切现代...
[摘 要] 盟誓制度是周礼的一部分,周王室借助这种体制建立起与诸侯国间彼此的信任关系。盟誓对人们的约束,在很大程度上是从宗教与道德层面实现的,它的伦理核心是信义。孔子重...
引言──作为公共事件的死亡 在我们的生活中,死亡每天都在发生。但是,并不是每个人的死都属于公共事件。对大部分人来说,死亡仅仅是一种自然生命的终结,它的影响局限在其相...
2001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第31届大会在巴黎总部通过了《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Universal Declaration Cultural Diversity 以下简称《宣言》)。这一《宣言》首次将保护和促进人类...
引子――祈雨 上山采云,沿河取水――,随着雨师声音悠长的呼喊,青龙大王、黑龙大王和菩萨的神轿下山了。婆姨、女子们纷纷躲避,却又在房后或墙边偷偷窥视着。那摆放 神神牌...
正在全国范围内展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以及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建立,极大地推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论研究,也推动了中国民俗学学科的建设。大家知道,当非...
在中国文学史的教学和研究中,涉及到文学艺术起源时,往往要追溯到古代神话。因为古代神话产生于人类的远古时期,被视为文学(包括民间口头文学)的源头之一。在我国,古代神话...
第三届中国天津妈祖文化旅游节将于9月20日至9月22日在天津举行。据说本次文化旅游节将有来自美国、新西兰、马来西亚等11个国家和港澳台地区的海外华人、华侨3000多人参加。本次旅...
钟馗是个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传说人物。钟馗这个角色与一般的传说人物不同,他是活人死后变成的大鬼,其主要活动是以鬼的面目出现,斩鬼除妖、惩恶扬善、驱疫逐鬼、护佑人间...
各位参与河北省百城新风大调研的民俗学同仁,各位领导: 河北省民俗文化协会成立以来,作了许多理论和务实的工作。目前全国范围内掀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与保护的热潮,河北...
一、味素事件 2001年的第三天,多数日本人还在享受新年休假,日本多家报纸相继报道了一条海外消息:印度尼西亚政府保健省指责日本味素公司印度尼西亚分公司的产品违反伊斯兰教...
中国的文化人类学或民族学研究,长期以来对于国内少数民族的服饰文化还是较为关注的,但是,对于汉族的民族服装,进而对于中国人的民族服装问题,却似乎是采取了熟视无睹的态...
中国山岳的自然美是原大自然生态所赋予的;但是,中国人却偏偏用自己的民俗文化美感描绘了那些自然美,甚至从遥远的古代就创造了独有的中国山岳的若干民俗文化模版,使中国的...
[摘要] 本文是关于灾害的民俗学研究,民俗观念在灾害的起因、预防以及救助等方面都有表现。民俗观念认为,灾害源于天神的警告或旨意,人们借助怪异现象的认识,可以预防灾害,...
摘 要: 本文分析了中山大学民俗学会不同时期的四位学会负责人所拟定的四份大相径庭的工作计划,并追溯计划拟定者的学术渊源,比较各项计划的得失成败,认为:以何思敬为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