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风不可中断 在抗日战争期间,父亲最喜欢读《桃花扇》中的《哀江南》。这首曲子说的是南明亡国的情况。在国难危重的时期,他几乎每天都用湖北的乡音读这支曲子以寄托自己的忧...
研究历史并不是我最初的选择。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的我以第一志愿考取的是复旦大学物理系,不久因病休学,这才捧起了历史书,起初完全是为了休闲和增加点知识,所以锺爱的是那些...
黑色休闲衣裤,亲切温暖的笑容,朱孝远老师给人的第一印象是质朴、儒雅。获得2010-2011年度第七届“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的朱孝远老师近日接受了新闻网记者的采访,畅谈他...
提 要:洪谦先生是引导我进入哲学殿堂的第一位老师。我的大学毕业论文指导教师就是洪谦先生,他讲的课程清楚简洁,逻辑性强,很有吸引力。在我担任贺麟先生助手期间,我仍然从...
北大未名湖后湖的朗润园有四位世纪老人,季羡林、金克木、邓广铭和张中行。四位老人我都有幸多次专门拜访过。今天,张中行老人也走了,四位老人中只有季羡林老先生住在医院。...
马勇: 1956年生,安徽濉溪人。1986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历史系,获硕士学位。同年至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从事研究工作,历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近...
张中行193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晚年他写了大量随笔和回忆文字,涉及不少名家,当中自然包括一些给他上过课的北大的教授。张中行行文很在意细节,虽不用文学笔法,同样能让...
一定要有怀疑才能得到真理。当然怀疑不是胡乱怀疑,要经过很多的思考。教育最终的目的就是要独立思考 再次敲开周有光老先生的家门,他仍然坐在那张掉了漆的小书桌前,与寒冬季...
一 1962年,我在北京师范大学读本科三年级时,赵光贤先生为我们开设了选修课“先秦史”。我是1959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的,正赶上学制改革,由四年制改为五年制。系主任白寿...
江南的冬天,阴沉沉地冷。北来的寒风传来了噩耗:高华教授在12月26日的深夜,悄悄地走了。 消息是那样的突兀,让朋友们猝不及防。高华的病已经多年,每一次的病情加重,都被他的...
西洋文学系的出国梦 我于1930年入清华时,留美预备学堂和国学研究院都已不再,清华改成了国立清华大学。当时的清华大学的西洋文学系,在全国各大学中是响当当的名牌。原因据说...
我没有受过完好的学校教育,所读书卷也很有限。有时承蒙不弃,被认为还有点什么思想见解,并不随波逐流也者,首先是得益于生活实践的启示与好学好问的感悟。 就是说,我承认“...
一、师学渊源 访谈开始,我请徐先生谈谈他的求学经历,徐先生娓娓道来。 徐先生是浙江省平阳县江南区半浦村(今属苍南县龙港镇新兰村)人,1920年生,初名毓珠,入学后,易名规...
冯象,上海人。少年负笈云南边疆,从兄弟民族受“再教育”凡九年成材,获昆明师范学院英美语言文学学士、北京大学英美语言文学硕士,哈佛大学中古文学博士(Ph.D.),耶鲁大学...
一些人向我赞赏先父施咸荣的译作,称他是一位翻译家。但他们未必知道,父亲却多次称自己只是一名老编辑,因为他将近二十余年的生涯都是在做英美文学译作的编辑工作。他临病逝...
到今年5月13日,刘绪贻先生就要99周岁了。我比刘先生小23岁。最初结识刘先生,是在1979年4月21-26日在武汉举行的中国美国史研究会筹备会议期间。[1]从那时起,我们之间的学术交往和...
“董楚平先生曾经在陈植锷追悼会上为我代笔撰写挽联:西窗剪烛添香三生有幸但得几年欢;东瀛携眷分身归国一病不起忽成千古恨。董先生是我与植锷在中学时代的老师,他最了解我...
这是一个对于许多人来说可能是陌生的名字,而又是一个对于许多人来说是应当记住的名字。出生于海南澄迈的岑家梧,其人生和学术生涯虽然短暂,但他却以惊人的速度写出了逾百万...
尚钺先生1926年加人中国共产党,他在家乡领导农民运动时被国民党逮捕。1928年初,在朝鲜人军医的帮助下获得保释,经人介绍到毓文中学任教,成了时为中学生的金日成的语文老师。...
一 先师严群先生(1907-1985),字孟群,号不党(取“君子群而不党”之义),福建侯官人,是严几道先生(复)的侄孙。先生幼时即甚受几道先生钟爱,认为可成大器。七岁即开始入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