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20世纪中叶,伴随着非洲国家纷纷走向独立,史学研究领域的非殖民化显得尤为重要。在此背景下,非洲第一代本土史学家应运而生,他们的主要目标是消除非洲历史中殖民主义...
提要: 概念史是历史语义研究的著名范式,尤其是德国概念史模式享誉世界,备受推崇和借鉴。概念史方法在逐渐国际化的过程中,也在不断适应不同地域历史文化的研究取向,同时越...
(来源:今日头条“理论小品”栏目) 从广义上讲,现代化是指文艺复兴以来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急剧转变的历史过程,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深刻变化。16世纪以后...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之中国史学也经历了伟大的变革,这中间也包括中国的西方史学史曲折坎坷的历史进程。回望这一进程,简言之,70年来...
在欧洲的学科门类划分中,发源于历史哲学的考古学,长期被认为是历史学的一个分支学科,主要为历史研究提供材料来源。考古学的发展侧重于文物的挖掘,侧重于物质的建构和重现...
摘 要: 当代史学和历史哲学中关于记忆问题的探讨为我们关于史学的理解提供了新的视角。在这一视野下,记忆超越单纯个体心理的层次获得了作为脑外“文化记忆”的历史维度。在...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2019年第10期)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新时期开创的,也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奋斗基础上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实现马克思主义中...
内容提要: 全球史学史是对人类不同群体的史学观念、史学思维方式及其表现形式的系统梳理和综合分析。它是20世纪中期以后人类史学思维方式逐渐全球化的产物。全球史学史的发展...
摘 要: 与其他学科相比,思想史的“全球转向”相对滞后,这与其自身的研究特点和学科传统有一定关系。从现有的全球思想史研究来看,“全球转向”无论对于改变传统思想史的局...
摘 要: 李维的名世之作《建城以来史》,对于研究罗马历史具有重要价值。李维撰史既追求史事之真,对史事进行真假判断,也追求史事价值之真,对史事进行定性的判断。这两种判...
摘 要: 通常而言,客观性是客体的属性和特征,与主观性相对立。以此为对照,历史知识的客观性问题就展现为历史实在论与历史相对主义之间的辩难,难分仲伯。换一种思路而言,...
摘 要: 20世纪后期法国出现的传记回归对年鉴学派提出了挑战。雅克·勒高夫对此进行回应,倡导把结构分析方法与传记体裁融为一体的“新传记”,并撰写了《圣路易》。勒高夫通过...
摘 要: 与以兰克为代表的政治史学相比较,文化史学主要围绕四个命题(或假设)而展开。第一,从研究对象看,文化史书写的不是攸关国家命运的重大事件和政治精英的历史,而是...
编者按: 经世致用是中国史学最悠久的优良传统。“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是历代史家念兹在兹的立身、立学之本,是中国史学不断成长、持续繁荣的源泉和...
内容提要: 在历史哲学的视野中,历史的整体性首先在于历史意识的整体性,也与作为人类认识的结果、历史意义密不可分。与之对应,人类文明社会的历史发展过程作为一种可以进行...
...
...
...
何谓历史时间 历史时间是当前西方史学理论界的一个热点问题,也引起了国内学者的关注和讨论。历史时间(historical time),不能按字面理解为是对时间的历史研究,即将时间这一概念...
20世纪60—70年代,后现代主义作为一股学术思潮在西方逐渐发展并蔓延到人文社会科学各个领域。在历史学领域,后现代史学否定“大写的历史”,强调重视历史中的“他者”和边缘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