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维利亚是西班牙南部第一大城市,也是西班牙第四大城市,有人口130多万。这是一个具有传奇色彩的城市,是一个具有浓郁文化的城市,是一个历经战火、充满创伤的城市,是一个历...
新疆博物馆9月22日开幕的原创展“尼雅·考古·故事——中日尼雅考古30周年成果展”,吸引了近万人慕名前来参观。300多件(组)文物,许多都是首次展出,再现了尼雅历史文明的深厚...
诺门罕地区位于中蒙边界,是一片半草原半沙漠的荒原,水源匮乏,人烟稀少。1939年5月至9月间,就在这片毫不起眼的“东北亚角落之地”,霸占中国东北、觊觎苏联远东的日本关东军...
美国考古协会前任会长罗伯特·凯利的社科通识佳作《第五次开始:600万年的人类历史如何预示我们的未来》闪烁着考古学家的智慧,在英文世界出版后广受好评,此次中信出版社请中...
1976年,一本题为《奶酪与蛆虫——一个16世纪磨坊主的世界观》的薄本专著问世,该书的作者是当时的一位意大利青年学者——卡罗·金兹堡。金兹堡不仅在技术上解决了小人物研究的...
近日有消息,出版过畅销书 《人类简史》 《未来简史》的以色列作家尤瓦尔·赫拉利将于今年8月推出他的新作 《今日简史》。从目前公布的资料来看,这本被许多读者寄予厚望的著作...
作为全球史奠基人威廉·麦克尼尔的经典作之一,《瘟疫与人》率先将传染病列入历史重心,以数量惊人的细节描述疾病在人类历史上扮演的关键角色。该书直接启发了贾雷德·戴蒙德,...
“我接受了一座用砖建造的罗马城,却留下一座大理石的城。”这是罗马帝国的创建者奥古斯都(盖乌斯·屋大维)充满自豪的话。他把罗马人从战争中解放出来,“永远过和平的生活...
在学术百家争鸣的今天,提出不易之论是几近艰难的。因此,能开创一个新的研究体系、言前人之所未言的著作,就显得弥足珍贵。《瘟疫与人》就是这样一部经典之作。这本书出版于...
历史:《全球史是什么》 作者:(德)康拉德 出版:中信出版社 现今,我们已经进入全球化时代。它彻底改变了我们的认知方式,我们已无法孤立地研究民族国家,也不再可能认同世...
提到“战争”这两个字,人们脑海中浮现的多是血雨腥风、断壁残垣、流离失所乃至尽皆毁灭。几乎所有人都是厌恶战争的,但不应忽视的是,自人类诞生之初,时至当今,战争从未远...
面对人工智能可能给人类带来的冲击,人们不禁反思自身的发展历史与未来走向。人类过去的长处到底在哪里,以至于我们的祖先在同其他动物以及人类的近亲竞争中能够最终胜出?是...
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生态环境都已成为制约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基于这样的原因,45年前的今天,联合国在斯德哥尔摩举行了第一次人类环境会议,并将每...
纵观人类几千年的文明史,绝大部分民族在绝大部分时间内都生活在帝国的统治之下。帝国作为一种统治形式,深刻地塑造了我们今天的世界。 近年来,对于帝国的研究悄然勃兴。美国...
《贵族历史与传承》 进入现代社会,法国的贵族阶层面临传承危机。这一阶层在1789年爆发的法国大革命中失去了政治特权。1848年,革命进一步瓦解了贵族的社会影响力,剥夺了贵族...
1998年的一个普通日子,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海域勿里洞岛(Belitung Island)的渔民,从海底打捞上来一只长满海藻和珊瑚的陶罐。闻讯赶来的在印尼从事沉船打捞的德国公司发现了一艘在...
很多人来到柬埔寨的暹粒时,都有一种错误的想法,认为吴哥窟就是吴哥寺庙的全部。但当走进神秘的巴戎寺,在丛林中漫步塔布隆寺,或是流连于雕刻精美的女王宫时,就会发现,吴...
吴哥,对于柬埔寨人来说,不仅是一个地名,一处风景,一段历史,更是精神之高地、灵魂之所在,凝结着高棉人的至上荣光。 吴哥古迹位于距柬首都金边西北300多公里的暹粒市,主要...
这是一件明正德年间的青花烛台。烛台很复杂,由四部分组成,最上端为蜡烛插口,外壁绘如意云头纹;其下为烛台细长支柱,中部绘圆形开光,开光内书写阿拉伯文,上下分别绘勾莲...
一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明代文学家杨慎这首著名的《临江仙》道尽了历史沧桑,历来为人们吟诵,后来成了《三国演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