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鄙凉州:强悍尚武之人才能生存 凉州,又称西凉,东汉时的凉州大致包括今甘肃大部、宁夏西部、青海东部。凉州东部处于黄土高原西缘;中部有黄河众多支流冲积形成的谷地;西部就是著名的长1000公里,宽不到100公里的河西走廊,河西走廊一带多为荒漠,也有源自祁连山的河流灌溉的绿洲和草原。 凉州既有农耕地区,也夹杂着宜于放牧的草原,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在此交通融合。但凉州更是双方必争之地,早在战国时期,秦国就驱逐了处于凉州东部的西戎等游牧部族,设置了陇西、北地等郡。对于汉人来说,当时的河西走廊还是化外之地。汉武帝在位的前121年,霍去病两次远征河西、大败匈奴,武威、酒泉、张掖、敦煌等地从此进入中原王朝的版图,成为凉州的河西四郡。 以凉州为主体的西北边疆长期与匈奴等游牧部落处于战争状态,早就形成勇武彪悍民风,所谓“高上勇力,人精骑射”。西汉精锐的羽林和期门骑士,主要从“六郡良家子”中挑选,这六郡中就有四郡(陇西、天水、安定、北地 )属于凉州,李广、赵充国、甘延寿等很多西汉名将都是六郡良家子出身。两汉一直就有”关西出将,关东出相“的说法,凉州就属于关西(函谷关以西,包括凉州和三辅等地) 地区。 西汉名将赵充国 汉文帝为充实边疆、防御匈奴,开始向西北移民,汉武帝占领河西后,更大规模地在凉州实施屯田和移民,东汉前期也继承了这一政策。仅在公元前119年,武帝就强制内地72.5万人向帝国西部和北部郡县戍边屯田,这些移民主要是难民、奴隶和赦免的罪犯。另外,被罢黜流放的官僚贵族也是汉朝的移民对象。 相对于更适于耕种、气候温和的关东平原地区,凉州的自然条件艰苦。在这样的环境下,加上与匈奴、羌人等持续不断的冲突战争,强悍尚武的人才能生存下来,并且凭借军功获得地位和财富。屯田军人、不惮使用暴力的赦免罪犯、擅骑射的土著居民、以及内迁的羌人不但为西汉的边疆扩张提供了战斗力较强的兵源,也是凉州在东汉一朝动荡不安,叛乱频仍的原因之一。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