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颎 无论是融入士人主流、与宦官斗争,还是投靠阉党,在东汉变幻莫测的政治舞台上,凉州三明都是一样的结局——失去权力和地位、甚至生命。 ▍董卓等凉州武人的抉择 凉州三明都出自凉州大族,皇甫规和张奂又深受儒家影响,忠君意识根深蒂固。相对于整体边缘化的凉州而言,他们地位尊贵,是帝国精英阶层。在桓灵交际的168年进京受赏时,三明手握重兵,却轻易地放弃了兵权,最后也保不住政治地位。三明之后有实权的凉州将领,尤其是蛮夷化的中下层武人,将走出一条他们想都不敢想的道路。 如前所述,绵延百年的羌汉战争令东汉帝国权威大大削弱,财政也到了破产边缘,只能变本加厉地盘剥下层人民,关东和关西地区的百姓忍无可忍。184年黄巾起义迅速席卷帝国中东部,同年凉州叛乱再起,是为第五次羌汉战争。东汉王朝内忧外患、风雨飘摇。 此前的多次羌乱以西北边郡内外的羌人为主。这一次则是羌人、羌化胡人和汉人的联合:凉州北地郡的先零羌,陇西郡枹罕、河关两县成分复杂的盗匪,以及湟中义从,还有几个野心勃勃的凉州汉人武将边章、韩遂、马腾等相继加入,凉州中下层的羌胡汉民众结为一体,他们对东汉政府长期累积的怨恨喷薄而出。叛军在185年攻入三辅地区、逼近长安,东汉朝廷遣凉州籍将领皇甫嵩、董卓等人率大军平乱。 皇甫嵩是皇甫规的侄子,以沉重打击黄巾军威震天下。皇甫嵩部下阎忠劝他趁有威名、有兵权之际,自立为帝,抛弃腐朽的东汉王朝。皇甫家族世代忠良,阎忠的一番劝说并不能打动他。 跟随皇甫嵩镇压黄巾起义战功卓著的傅燮,是西汉著名外交家傅子介之后,也出身凉州大族。后来傅燮出任凉州汉阳郡太守时,遭凉州叛军围困,以身殉节,但傅燮却嘱咐儿子傅干可以“见有道而辅之,以济天下”。凉州精英大族能为东汉尽忠守节,但下一代却可以自主选择。 皇甫嵩 董卓是六郡良家子出身,董家是凉州陇西临洮县的大族,但属于没有文化的土豪。董卓武力过人,也有军事才能。他喜欢结交羌人豪酋,深得羌人拥护。第四次羌汉战争时,董卓在张奂手下,颇有战功。董卓为人粗鄙、作风残暴,名士出身的张奂很鄙视他,后来与董卓一同镇压凉州叛军的皇甫嵩也与他不合。 段颎的性格作风、文化水平与董卓接近,在他的推荐下,董卓成为司徒府中的僚属。这本可以成为董卓平步青云的机会。因为在东汉,三公府僚属升迁的机会特别多,可以很快做到郡太守、九卿等两千石的大官。但凉州三明的例子在前,就算做到三公之首的段颎,不是很快就死于政治斗争吗?更何况,以董卓的学识修养秉性如何能在一个士大夫为主的官僚体系中吃得开?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