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国在对外扩张过程中,陆续征服了中国北方众多其他游牧渔猎民族如女真和渤海等。随着战争规模和版图的不断扩大,辽国需要的骑兵越来多。但契丹族人口有限,于是这些从属民族或部落在被征服后,就成为辽国军队重要兵源,这就是从属部族军。从属部族军并不是常备军,而是战时临时招募的。因为契丹人是最典型的少数民族政权,对本族以外的其他民族都不信任。尤其不信任东北地区的女真人(灵云注:后来的史实证明契丹人的警惕是对的)。因此除非万不得已才会征召部落军参战。这些部落平时正常游牧生活,一旦辽国发生不可逆转的、灾难性的重大战事,现有兵力无法满足需要。大契丹皇帝才向帝国领土上所有民族、部落发出征发令。一旦接到命令,当地的契丹官吏或部落酋长就立即组织并亲自带领部落中所有能出战的男子,自备马匹、兵器和口粮星夜兼程赶往战场。
部落军虽然是临时招募的,但由于契丹本族兵力有限。一旦爆发全面战争几乎肯定要兵力不足。因此,部落军往往在关键时刻发挥决定性作用。最经典的代表就是着名的北宋“雍熙北伐”(灵云注:关于雍熙北伐详见灵云ら苍月之前的《【原创】记北宋雍熙北伐上.中.下》)。雍熙北伐前期,面对北宋40万大军辽国兵力全线告急。关键时刻,辽国承天太后萧绰派使者星夜兼程奔赴帝国各地去征调大军!西起中亚大漠东到日本海,庞大的契丹本土(灵云注:即今辽宁、吉林、黑龙江和蒙古地区)上,各族几乎所有青壮年男子都被动员起来!结果在短短一个月时间里,辽帝国拥有了由契丹、渤海、女真、白达达(灵云注:即后来着名的蒙古汪古部)、室韦(灵云注:即蒙古人的祖先)、奚人、斡亦剌特、巴尔浑、兀尔速特、剖阿里-盆奴里-奥里米--越里笃-越里吉(灵云注:即着名的中国黑龙江五国部)等北方游牧民族所组成的,最精锐的三十万塞北游牧骑兵!一契丹军相比,这些家伙简直是此前中原人闻所未闻的北方怪物!他们操着各种语言,装备和衣着打扮各不相同!其中,来自黑龙江和更远的贝加尔湖的骑士们,身上穿的是兽皮,头盔上则插着鹿角。武器更是五花八门,除了弓箭弯刀以外,还有斧头、钩枪甚至套马杆等。这支援军对最后击败宋朝发挥了决定性作用。
契丹人在进入中原前,就已经在战争中掠获了大量汉族人。除了当奴隶外,为弥补本国军队数量不足,契丹人将一些汉人编入军队。一开始还和其他民族士兵混编。可当辽国占领燕云十六州后,辽国的汉族人口急剧膨胀。于是,开始组建汉人为主的军队,这就是辽国汉军。按时间划分,辽国汉军又可以分为两大部分。一是占领燕云十六州前,在北方地区组建的老汉军。而占领燕云十六州后,由于当地在燕山、太行山之南。因此,用当地汉人组建的新军被正式命名为“山南汉军”。这支军队构成了日后契丹汉军的主体。汉军的装备是最次的。吃的最次,武器质量低劣而且缺乏防护装备,基本就是一支轻步兵。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