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几天后,杳无音讯。 潘柱心急如焚,他决定亲自去长洲岛探明情况,但是此时的长洲岛,已经处在了日军的封锁下。他后来在《虎口救精英》一文中回忆,自己当时已经做好最坏的打算,他把一封信交给中共南方局的刘少文,告诉他,自己如果三天后回不来,就可能牺牲了,到时请他把装有营救名单的信交给黄施民。 这封信没有派上用场,潘柱安全到达长洲岛,被告知何柳两家已经去往海丰了。 后面内容更精彩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这几天,发生了什么? 完成护送廖承志三人的任务后,江水也被安排在海上交通线上协助护送文化人。当时日本人强迫所有离港的船舶拆除机器,何香凝等人所乘坐的机帆船也没能幸免。没了机器动力,他们的船借助风力行驶了几天后,海上的风逐渐变小,而船上的食物和淡水也见了底,不知道船老大用了什么方法,通知了江水的队伍,江水派来了一艘小艇,为他们解了燃眉之急。 这艘小艇带来了烧鸡、煮熟的鸡蛋、奶粉,装满了淡水。驾船的是位女游击队员,名叫阿娇,她把何香凝等人接到艇上,亲自护送他们前往海丰。 这次的“走险”经历给何香凝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后来,她留下了这样的诗句:“水尽粮空渡海丰,敢将勇气抗时穷。时穷见节吾侪责,即死还留后世风。” 沿着游击队开辟的海上路线,几百位抗日民主人士、文化人逃离了香港。 而从惠州走出的“大部队”,到达老隆后,便被早早候在那里的连贯用“义孚行”的名义,借助火车、汽车送去了韶关,人身安全从此无虞。但是还有一个人,却滞留在了老隆,他就是邹韬奋。 “格杀令”下的“李尚清” 4月下旬,连贯在老隆的助手郑展从地下交通员那里带回了两个人,其中一位“脸庞消瘦,戴着眼镜”,难民证上的名字为“李尚清”,登记的职业为“香港某商行的股东”,后来,他从连贯那里得知,这个人就是知名报人邹韬奋。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