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解密 >

1942年省港大营救:抢救茅盾、夏衍等八百名人(4)

http://www.newdu.com 2017-08-24 历史之家 佚名 参加讨论

     偷渡离港
     在离港前,廖承志找到当时在八路军驻港办事处机要部门任职的潘柱,嘱咐他:现在还有一大批文化人没有离开香港,有邹韬奋、茅盾、张友渔、夏衍、胡绳等等,还有何香凝老太太、柳亚子他们,你一定要设法尽快找到他们,只要找到一两个,就能找到一大批,然后将他们安全送到九龙。九龙那边我会布置人接应你。他把身上仅有的几百港元掏了出来,给潘柱作为活动经费。
     潘柱后来回忆,当时他只有22岁,廖承志之所以把这么艰巨的任务交给自己,是因为他“从小在香港长大,熟悉香港的道路。”
     后面内容更精彩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但是这种“经验”也无法让他“大海捞针”。接到任务后,潘柱“吃不下饭,睡不着觉”,一天,他突然灵光一现,“只要找到在《华商报》工作的张友渔或生活书店的徐伯昕,不就可以打听到别人的行踪了么?”
     杨奇从事了几十年的新闻工作,对于文化人的联系方式比较熟悉,他告诉记者,“潘柱首先想到这两个人,在当时看来,是顺理成章的。在香港这么多文化人,总会形成自己的圈子,而报纸和书店正是文化人密集活动的地方。”
     张友渔回忆,潘柱找到他,是在他的房子旁“守株待兔”等了两天。本来,潘柱是想让他提供些线索后,安排他先走,但他自愿留了下来,帮潘柱联络。
     当时的文化人都已经数易其居,虽然张友渔和他们素有交往,也很难联系上。他后来还记得,找胡绳时,好不容易打听到了地址,敲了半天门,出来开门的却是个不相识的女人,说了声“没这个人”就把门“啪”地关上了,他悻然走到了楼底,刚要离开,忽然,背后有人叫他。回头一看,正是胡绳。
     当时文化人的小心谨慎,可见一斑。
     胡绳带着他,在胡同里碰到了戈宝权,戈宝权提供了地址,他们找到了茅盾和叶以群,又在跑马地找到了于毅夫,在铜锣灯笼街找到了邹韬奋……文化人像珍珠一样层层串联,网络逐渐扩大,他们被分批安置到了多个临时联络点中。
     其实,从周恩来到廖承志,都没有给出一个足够详细的文化人营救名单,最终获救的800多人,是在潘柱等人的寻找中,基于平时社会关系动态形成的,其中有从事文字工作的如茅盾、邹韬奋,有活跃在影视界的如蔡楚生、司徒慧敏,也有何香凝、柳亚子这样的抗日民主人士。
     潘柱负责的文化人大部分都是要从陆上路线离开的,这段行程的第一步,就是从香港偷渡到九龙。
     茅盾是第一批走出香港的文化人,他曾经写了一本名为《脱险杂记》的回忆录,详细记述了他们夫妇二人从香港偷渡到九龙的亲身经历:“(一九四二年一月)八日上午,和我们住在一起的Y君(叶以群)从街上回来,悄悄地告诉我们,明天可以过九龙去了。行李不能多带……当然也得改换服装,于是都买了一套黑布的短衫(香港人称之为唐装的)……”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故事
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代史
神话故事
中国现代史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学术理论
历史名人
老照片
历史学
中国史
世界史
考古学
学科简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