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野史秘闻 > 野史趣闻 >

拒绝反省的舒芜:胡风事件的“污点证人”

http://www.newdu.com 2017-08-26 趣历史 佚名 参加讨论

(一)桐城文化世家

追寻学者的成长足迹,不难发现,家学与师承是不能忽视的两个重要方面。周一良、何满子两位都是在私塾接受的启蒙,富有学养的家庭教师,给他们进行一对一辅导。当然,舒芜的家境,比起周一良、何满子要逊色,但毕竟身属文化世家。有清一代,天下文章尽出桐城。

奇怪的是,舒芜接受唯物论后,对于桐城文化,丧失起码的温情的敬意。把自己成长的积极因素——文化世家,看得很淡。大概,舒芜出生的时候,新文化已经如火如荼,“桐城谬种、选学妖孽”,早被新文化巨子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了。这位桐城文化的世家子,对于桐城文化的背叛,所达至的自觉,不免让人惊悚。

舒芜迫不得已,述说家世,也要条分缕析“桂林方、鲁谼方、会宫方”,主动划清文化界限。方苞人家是“桂林方”,是“大方”,自己家族属于“鲁谼方”,是“小方”。人家“大方”才可称得上簪缨世家,锦绣文章。“小方”很晚才发达起来。

世家大族,难免错综复杂,历史上积累的矛盾,自然不少。中国的家族制度,直到民国,都具有相当的生命力。既然存在,就有它存在的道理。科举制度之下的家族制度,耕读传家,无论在生产还是在文化上,不仅是社会基本的细胞,简直可以说是基于血缘的文化共同体。乡土中国,文化世家俨然是教化一方的道德模范,对于族内子弟,它所产生的效应,自然是不能低估的。

舒芜的曾祖,已经开始诗书传家,祖父帮吴汝伦办理教育;父亲方孝岳是著名的文学批评家,晚年任职中山大学;叔叔方孝博曾任职中央大学、兰州大学,文理融通,既教物理,又教文学。九姑方令孺与堂兄方玮德是新月派诗人,母亲是桐城派殿军马其昶老先生的女儿,文学史家马茂元是自己的表兄,邓以蜇、宗白华、张漱涵、包柏漪都是“鲁谼方”大家族谱系中的一员。难怪桐城市地方志办公室的方宁胜先生,在《桐城文学世家的现代转型——以鲁谼方氏为中心》中赞誉:“这是一个典型的文学世家,自雍正、乾隆间方泽起八世薪火相传,墨香未绝,不惟桐城望族之仅见,即置之海内,亦足称道。”

现代新文学,正是在与桐城文学传统的决裂中,成长壮大的,但是,作为桐城文化世家子的舒芜,倾向于新文学,自然有一份不能承受之重。

历史的吊诡在于:党内文化人的命运,也昭示着所有知识分子的命运。舒芜,之所以不能够得到多数知识分子、特别是“胡风分子”的宽恕,就在于舒芜对于胡风事件,不能够坦诚面对历史和良心,欠缺基本的反省。

(二)学术和思想的师友

舒芜、王元化、何满子三位胡风分子,按理说,属于“五四”的产物。何满子生于1919年,王元化生于1920年,舒芜生于1922年,在百年中国学术地图中,他们属于第四代。这一代,可以说是百年学术史上最可怜的一代,钱钟书、费孝通、季羡林这些第三代学者,还是比较从容地吸取学术营养,对人生道路的选择,比起第四代,还是多了一份理性和雍容。

当然,这里,并不是指责何满子、王元化、舒芜,而是说,时代已经不允许他们从容地选择了。按照李泽厚先生的说法:救亡压倒了启蒙。1937年抗日战争,三位还不到18岁,争取国家的自由,已经迫在眉睫,个性解放的议题,只能退居“二线”。激情的文学比起平实的学问,也许更能抒发愤懑,这就是为什么热血青年、争自由的国民,能够融入到讲究纪律和献身的集体的原因。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故事
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代史
神话故事
中国现代史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学术理论
历史名人
老照片
历史学
中国史
世界史
考古学
学科简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