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史百科 > 中国文化史 >

清朝的灭亡 导致满清王朝灭亡的十大原因揭秘(8)

http://www.newdu.com 2017-08-26 趣历史 佚名 参加讨论

保路运动中的处置失当与辛亥革命的惊慌失措,实证了载沣不是一个合格的主政者,其领导能力的缺乏,失去的不仅仅是个人权势,其中更多的是是流失了大多数黎民百姓对安定、秩序、发展的期盼及由此带来的不可估量的生存利益。轻率的让权,未尝不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

作为临危受命的袁世凯,其对清廷固然不无怨气,但要说他存心报复清廷也未必说得不过去。袁世凯与当时众多的官僚士绅一样,大体上也只是跟着形势走而已。如果袁世凯意志坚定,其在《十九信条》下全力扶持清廷,成为东方的“俾斯麦”也并非没有可能,因清廷一方在军力、经济、组织、外交等诸多方面实则是远胜于革命军,武汉、西安指日可破,南京亦恐难保,形势比人强,但其以“各地蜂起、无钱打仗”作为借口抛弃了清廷,那他就只能选择去做洪宪皇帝了。

就这点而言,袁世凯的见识、胆识与魄力远逊于曾国藩,正如辜鸿铭所嘲讽的,袁世凯是一个十足的胆小鬼和叛徒,借口为了节省这面旗帜的布料而不得不将它扔到了一边。袁世凯如此,其他有代表性的士人如末代状元张謇、汤寿潜等也迅速转向革命党,其节操固不足论,正如史学家陈三立对国变之源的追论,国家的兴废存亡非一朝夕之故,而“节钺重臣号为负时望预国闻者”昧于天下之势,更致人纪防堕、人心狂逞,一群无责任感的亲贵重臣把持权柄,清廷又岂能不亡。

10、激进、草率、未经大多数人认可的政治构架遗患无穷

十年的清末新政与立宪对于近代中国的转型来说无疑是快马加鞭,但突然爆发的革命更是如电光石火,中国人尚不知道君宪为何物的时候,历史已经转进了更为茫然的共和年代。辛亥革命最大的问题在于,以满族亲贵的腐朽性、民族矛盾的伪构性掩盖了传统政治及社会制度的顽固性,并进而使原本以现代化和民主化为目标的浩大运动完全偏离了方向。

民国后实行的共和体制实为西方“三权分立”制度一个翻版,然司法权始终坐冷板凳,所谓“三权”,其实只有“两权”,而“两权”的设计又因西方制度与中国传统的水土不服,加之私心作祟(初为内阁制,孙来后改为总统制,孙去袁来后又改成内阁制,袁世凯掌权后重归总统制,袁死后又改回内阁制),最终导致国会、总统、国务院三者关系揪扯不清,“府院之争”多次上演,“倒阁”频率较之法国更为盛行(北洋时期的总理平均任职时间不足半年)。如此假共和、假民主倒不如真帝制、真独裁,因为假货尚需要附加的美化伪装成本,其效益反要大打折扣。

哥伦比亚大学教授N。佩弗认为,1911年在中国建立起的共和政体只是美国的仿制品,注定是一个大失败,因为“它在中国的历史、传统、政治经历、制度、天性、信仰观念或习惯中毫无根据地。它是外国的、空洞的,是附加在中国之上的。……它只是政治思想的一幅漫画,一幅粗糙的、幼稚的、小学生的漫画”。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故事
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代史
神话故事
中国现代史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学术理论
历史名人
老照片
历史学
中国史
世界史
考古学
学科简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