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学 > 学科简史 > 时序 >

20世纪古文献新证产生的学术背景考论(5)

http://www.newdu.com 2017-08-27 《社会科学战线》 冯胜君 参加讨论

章、黄二人在学术界的地位非比寻常,前者更是清末民初数一数二的国学大师,他们的意见虽偏激却颇能代表一部分学者的看法(注:据上引《太炎弟子论述师说》一文中姜亮夫所述,章氏曾对其说:“治小学为读书一法,偶采吉金可也,泛涉甲文以默契于我心,出之于谨严,亦可也,必以此而证古史,其术最工眇,要近虚造,不可妄作。”则章氏对于甲骨文似乎也并非全然不信,而学术界也流传着章氏晚年对甲骨文态度有所改变的说法,如李济就曾讲过这样一个传说:“有一件轶事有趣地记述了关于章太炎对待这些古代遗物,即殷代甲骨文的内心感受:‘在章太炎作生日那天,他的弟子黄季刚送了一份礼物,是用红纸包扎着的长方形东西,看去像一盒子点心。过后章打开一看,原来是一部罗振玉写的四卷本《殷墟书契前编》……’轶事的结尾仅提到,他弟子的这份礼物没被掷掉,被放置在自己的床头枕边。很显然他真的读了这些被他认为应判罪的假文字。”(见《安阳》37页)而章氏自己也曾说:“余解经与高邮同其旨趣,间或过之。并非古人读书不多,智能不够,盖当时坊闲所能供应之材料只有此数。余藉地下出土之力考证如许。若能继续出土,或有全部讲通之一日。”(任启贤:《章太炎先生晚年在苏州讲学始末》,陈平原、杜玲玲编《追忆章太炎》,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7年版,第447页)这段记载如果可信的话,则表明章炳麟晚年对于出土文字材料的态度是相当积极的。杨树达在其日记中记载的另一件趣事,颇能反映黄侃对待甲骨文的复杂心态:“林景伊来,告余云:黄季刚于没前大买龟甲书读之。尝告渠云:‘汝等少年人尽可研究甲骨,惟我则不能变,变则人将诋讥我也。’……余谓,季刚始则不究情实,痛诋龟甲,不免于妄;继知其决非伪物,则又护持前错,不肯自改,又不免于懦矣。”(杨树达:《积微翁回忆录·积微居诗文钞》126页,1936年12月27日条。)关于黄侃晚年对甲骨文态度的转变,我们可以在新近出版的《黄侃日记》中找到直接的证据,如《量守庐日记》甲戌(1934年)三月十四日条下黄氏记“《甲骨学文字编》出书,试买之”,四月十四日条下记“得来熏阁书,即复令寄《贞松堂集古遗文续编》(并求《续补》)、《甲骨文字研究》”,在第二天(十五日)的日记中并记有对甲骨文“王”字的考释意见:“看《甲骨学》,有谓(古文王)象斧形者,……予谓不如言似海船铁猫尤为酷肖也。”(参看《黄侃日记》,第965、971、972页。))。
    以钱穆、柳诒征等为代表的一部分学者对甲骨文等地下新材料虽予肯定,但态度有所保留,认为不宜过分夸大其重要性。钱穆曾记载了他在北京大学讲授上古史时的一则趣事:
    又有人来书,云,君不通龟甲文,奈何腼颜讲上古史。余以此书告讲堂诸生,谓余不通龟甲文,故在此堂上将不讲及。但诸君当知,龟甲文外尚有上古史可讲。(注:钱穆:《八十忆双亲·师友杂忆》,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163页。)
    这件事不仅非常生动地说明了钱氏对于甲骨文的态度(注:但钱氏在《国史大纲》中讨论殷周历史时,亦不得不借助甲骨、金文材料,并对王国维、郭沫若等人的研究成果多有肯定与吸收。参看钱穆:《国史大纲》(修订版)第一编《上古三代之部》,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三版。详细的讨论还可参看傅杰:《钱穆与甲骨文及考古学》,《中华文史论丛》第64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248-307页。),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时学术界各种学派和学说互相争胜,呈现出百家争鸣的局面。
    在看待包括甲骨文在内的新材料与旧材料之间关系的问题上,陈寅恪曾过有如下阐述:
    历史的新材料,上古史部分如甲骨、铜器等,中古部分如石刻、敦煌文书、日本藏器之类。所谓新材料,并非从天空中掉下来的,乃指新发现,或原藏于他处,或本为旧材料而加以新注意、新解释。(旧材料而予以新解释,很危险。如作史论的专门翻案,往往牵强附会,要戒惕。)必须对旧材料很熟悉,才能利用新材料。因为新材料是零星发现的,是片断的。旧材料熟,才能把新材料安置于适宜的地位。正像一幅已残破的古画,必须知道这幅画的大概轮廓,才能将其一山一树置于适当地位,以复旧观。在今日能利用新材料的,上古史部分必对经(经史子集的经,也即上古史的旧材料)书很熟。(注:蒋天枢撰:《陈寅恪先生编年事辑》(增订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96-97页。)
    类似的表述,也见于其所撰《杨树达<积微居小学金石论丛续稿>序》(注:陈寅恪:《金明馆丛稿二编》,第230-231页。),可参看。傅斯年也有与上引陈寅恪所论极为相近的看法(注:参看傅斯年:《史料论略(史学方法导论)》,《史料论略及其它》,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5页。),而且更进一步指出“每每旧材料本是死的,而一加直接所得可信材料之若干点,则登时变成活的”,胡适对此说大为赞赏,称“此意最重要”,而傅氏能够做到这一点,也主要因为他“记诵古书很熟,故能触类旁通,能从纷乱中理出头绪来”(注:胡适:《胡适日记全编》,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6、485页。另可参看桑兵《近代学术转承:从国学到东方学》,《历史研究》2001年3期。)。
    综上所述,20世纪上半叶的学术界具有空前活跃和自由的学术氛围,各种学派和学说互相交流和碰撞,为古文献新证研究的孕育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而对地下新材料与旧材料之间关系的理性思考,则为古文献新证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理论支持。因此在疑古思潮的刺激和古史新证的影响下,古文献新证研究在20世纪遂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