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学 > 学科简史 > 时序 >

清季日本文明史作品的译介及回应(4)

http://www.newdu.com 2017-08-27 《福建论坛:人文社科版 李孝迁 林旦旦 参加讨论


    日本之文明史作品译介到中国的意义基本是正面的。1903年《中国新史学·例言》评《中国文明小史》“为佳”,《支那文明史》“久脍炙人口”,《支那文明史论》亦“尚可观”(注:《中国新史学·例言》,上海镜今书局1903年。)。京师大学堂教习王舟瑶亦认为:“日人新编,较为简要,且多新识”,田口卯吉之《支那开化小史》,白河次郎、国府种德之《支那文明史》,“皆足备览”(注:王舟瑶讲述:《京师大学堂中国通史讲义·论读史法》(贰编),商务印书馆1904年。)。1908年《广益丛报》“教诠”一栏向学生推荐历史书籍时,特别提及《支那文明史》、《世界文明史》、《泰西民族文明史》(注:《教诠》,《广益丛报》第5年第10期,1908年6月30日。)。若从史书编纂形式来看,“文明史”似乎可以视为一种新的体裁,它要求历史研究不能局限于政治和战争,而应扩展到宗教、哲学、风俗、礼仪、建筑、文学等领域,重新认识它们的价值,而这些恰恰是传统史学忽视或重视不够的地方。高山林次郎在《世界文明史》中对中国传统史学提出了严厉批评,“自《春秋》以来,以史称者,不一而足,然皆非历史之正轨”,“所谓历史者,多不出政治史之范围。质而言之,不过数十王家兴亡之变迁史已耳。至一艺之著,一学之成,以及一切有关于文明之事,皆莫之表章。”(注:高山林次郎:《世界文明史》,见《政法类典·(甲)历史之部》,上海作新社1905年,44-45页。)这种认识无疑对梁启超等新史家产生一定的影响,启发国人反思传统史学的内在不足。1901年蔡元培认为我国史例有三种:记注、缉比、撰述。记注者,“据事直书”;缉比者,“整齐故事,实录历史”;撰述者,“抽理于赜动之中,得间于行墨之外,别识通裁,非文明史不足当之。”(注:见《蔡元培全集》第一卷,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352页。)虽以传统史例“撰述”与文明史相比附,未必妥当,然反映了时人对文明史的偏爱。文明史又代表了一种新的史学观念。传统史学往往只注重历史本身的记载,而文明史则要求重建历史事实“互为因果,连绵总续”的关系(注:《中国文明小史·原序》,上海广智书局1902年印本。)。谢无量为《万国史纲》所作序中说:“吾国数千年不知有新史体,由左丘明至于今,所以为史者,交错相糺,不可悉纪,学者头白而不能究,是以民智日坐暗下”,旧史卷帙浩繁,国人望史却步,他主张采用“文明史”,着重论述历史“盛衰兴坏之故”、“文明变迁之大势”,根除旧史“庞芜而无条理”之病(注:谢元量:《万国史纲·序》,支那翻译会社1903年印本。)。通过译介日本的文明史著作,对更新近代学人的史学观念,推进新史学思潮的深入发展,都具有一定的意义。
    章太炎较早认识到文明史的长处,他在《新民丛报》1902年第13号上撰文指出:“顷者东人为支那作史,简略无义,惟文明史尚有种界异闻,其余悉无关闳旨。要之彼国为此,略备教科,固不容以著述言也。”(注:《章太炎来简》,《新民丛报》第13号,1902年8月4日。)他为了编纂一部中国通史,“日读各种社会学书”。章氏设想中的通史特别强调典志的重要性,“发明社会政治进化衰微之原理,则以典志见之。”他将典志列出了十二类:种族志、民宅志、食货志、工艺志、文言志、宗教志、学术志、礼俗志、章服志、法令志、沟洫志、兵志。十二志有半数是历代正史书志所无之名目,而属狭义“文明史”的范畴,即文化史。对典志分类如此之细,足见他对这部分内容的重视。章氏所设想的中国通史虽没有付诸实践,但他对文明史的好感未改初衷,他始终以文明史作为尺度来评判传统史学,1904年他在《訄书·尊史篇》中说:
    自唐而降,诸为史者,大氐陈人邪!纪传泛滥,书志则不能言物始,苟务编缀,而无所于期赴。何者?中夏之典,贵其记事,而文明史不详,故其实难理。……非通于物化,知万物之皆出于几,小大无章,则弗能为文明史。(注:章炳麟:《訄书》,三联书店1998年,第315页。)
    返照传统史学,“陈人”、“苟务编缀”、“贵其记事”的弊病就凸显出来了,历史只是少数人的纪传而忽视了人类生活的其他诸多方面,历史事实之间“原始要终”的因果关系很少被关注,而这些恰是文明史尤为强调的。
    1903年2月支那翻译会社出版了“支那少年”(注:据郑逸梅《艺坛百影》中《黄炎培的著作》一文,此书系黄炎培、邵力子、张伯初三人编译。)编译的《支那四千年开化史》。《新民丛报》第32号“介绍新书”栏目向读者推荐该书说:
    溯世界文明古国,吾国居一焉,开化之早,较之印度、埃及、希腊等国,未遑多让也。徒以群治不进,有其先者而无其继,遂使数千年来史界想象,黑暗昏黯,一若逆乎公理,不进化而退化焉。本书据日本市村、泷川两氏所著之《支那史》,去其廿四姓家乘之事实,而刺取其关于文明之进步者,编译而成。上自太古,下迄今兹,凡分九章。第一章曰地理,第二章曰人种,第三章曰太古之开化,第四章曰三代之开化,第五章曰秦汉三国之开化,第六章曰两晋南北朝之开化,第七章曰隋唐五代之开化,第八章曰宋元之开化,第九章曰明清之开化。每章复分为制度、学术、宗教、技艺、产业、风俗等类,类别明析,条理井然。吾国今日无佳史,得此亦庶足供浏览,若用以为教科书,亦一善本也。
    这则广告对《支那四千年开化史》一书作了颇为详细的介绍。编译者痛感传统旧史于“兴灭成败之迹,月舌月舌千万言不能尽”,而于“文化之进退,民气之开塞,实业之衰旺,概乎弗之道”,所以取日本市村瓒次郎、泷川龟太郎所著《支那史》“关系于文明之进步者”,删其芜,补其阙,正其误,编成此书(注:《支那四千年开化史·弁言》,支那翻译会社1903年印本。)。是书颇受欢迎,多次重版,曾作为中学历史教科书使用(注:《支那四千年开化史》1906年6月广智书局第4版发行,封面页题“中学历史教科书”;1906年成都局新印行之《中国开化史》,封面题“中国开化史”,而内题“中国四千年开化史”,内容与《支那四千年开化史》完全相同。)。
    1903年东新译社出版了曾鲲化编译的《中国历史》(上),当时学界和出版界给予了高度评价(注:参考俞旦初:《爱国主义与中国近代史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第76-79页。)。该书的“体裁之界说”:
    一、仿泰东泰西文明史及开化史例。分通部为若干编,编区以章,章画于项,项附于节。编界一大世变,章界一小时变,而项多系一事,节概限一意,提纲挈领,脉络厘然。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