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冕对司马迁的史学思想并不完全赞同,但这一段文字,却主要是在为作为通史的《史记》“论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叙远古,示将来”的撰述旨趣作辩护。这个辩护,恰恰反映出中唐时期一些史学家对于撰述通史的向往。 要之,中唐史学出现重视撰述通史的趋势,乃是自南北朝以来、特别隋朝和盛唐以来史学发展的结果。至于中唐史家能够采用多种体裁来表现通史的撰述,也是跟魏晋南北朝以来史学的发展、尤其是跟他们对史书体裁有过一番争论和反思相联系的(30)。 (三)这对中唐以后史学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其影响最深远者首推《通典》。《通典》一书,不独在当时“大为士君子所称”,而且在后来史学的发展上,亦为不少史学家所继承和发扬。在这方面成就最突出、影响最大的是马端临所著的348卷巨制《文献通考》。马端临说: 唐杜歧公(按:杜佑封歧国公)始作《通典》,肇自上古,以至唐之天宝,凡历代因革之故,粲然可考。其后宋白尝续其书,至周显德,近代魏了翁又作《国朝通典》。然宋之书成而传习者少,魏尝属稿而未成书。今行于世者,独杜公之书耳。天宝以后盖缺焉。有如杜书纲领宏大,考订该洽,固无以议为也。然时有古今,述有详略,则夫节目之间,未为明备,而去取之际,颇欠精审,不无遗憾焉(31)。 这一段话,把《通典》在史学上的成就及其在元初以前的影响,概括得很好。至于它在“节目之间,未为明备”,“去取之际,颇欠精审”,马端临也能从“时有古今,述有详略”的角度来看待。这是一种历史地、具有朴素辩证思想的认识。客观历史发展了,人们的认识能力也发展了,这是历代史学家不断深化对历史认识的必然趋势。后起的史学家倘能正确地说明和继承前人的成就,并补充自己对于历史的新认识,就能有所创新马端临即是如此。他在《文献通考序》中明确指出:其所著《文献通考》共分24门,其中1[门“俱效《通典》之成规。自天宝以前, 则增益其事迹之所未备,离析其门类之所未详,自天宝以后,至宋嘉定之末,则续而成之”。另有5门,“则《通典》元未有论述,而采摭诸书以成之者也”。 《文献通考》是一部巨著,在中国史学史上有很高的地位。从马端临所说的这些话中,可以看出《通典》在很大的程度上影响了、启迪了他对《文献通考》的撰述。《通典》作为“十通”之首,它对后来史学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于此可见一斑。 又如《高氏小史》,在北宋时有比较广泛的流传,故司马光曾说:“光少时,惟得《高氏小史》读之,自宋迄隋并《南·北史》,或未尝得见,或读之不熟”(32)。正因为司马光接触《高氏小史》较早,所以“尝称其书,使学者观之”(33)。司马光撰《稽古录》和《资治通鉴》二书,都是通史,于此可见他的治史旨趣。他称道《高氏小史》,殊非偶然。南宋学者高似孙著《史略》一书,专立“通史”一目,其中著录者有《高氏小史》和姚康《统史》(34)。再如《通历》,北宋初年已有学者孙光宪续作,撰《续通历》5卷(一说10卷), 后二书在流传中乃被人们合抄为一(35)。清代学者徐松说:“《通历》之书,录自正史,其淹贯博赡,固不足以方驾《通鉴》;惟梁武帝《通史》不传,史钞之存于今者,此书为最古”(36)。亦可见其重视程度。 这些事实表明,中唐史家的通史著述对后来史学发展的影响,确为中国史学上值得注意的一个问题。 三史学家自我意识的增强 盛唐时期,刘知几对史学和史学工作的反省(37),有些问题如关于史家“三长”和“直书”的评论,已明显地反映出史学家的自我意识的发展。这种发展到中唐时期又产生了新的变化,即史学家对于自身职责与社会之关系的认识,趋向于更加自觉、更加深刻,且或多或少带有一些理性的成分,显示出史学家自我意识的增强,成为中唐史学发展的又一个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宜守中道,不忘其直”。宪宗元和八年(813年),韩愈任史馆修撰。有位刘秀才致书韩愈,希望他在历史撰述方面做出贡献,并对前代优秀史家吴兢等给予称赞。韩愈复书刘秀才,谈到他对史学工作的一些看法。其要点是:“凡史氏褒贬大法,《春秋》已备之矣。后之作者,在据事迹实录,则善恶自见。然此尚非浅陋、偷惰者所能就,况褒贬耶?”他举孔子、左丘明、司马迁直至本朝吴兢等为例,认为,“夫为史者,不有人祸,则有天刑,岂可不畏惧而轻为之也?”还有,“传闻不同,善恶随人所见,甚者附党,憎爱不同,巧造语言,凿空构立;善恶事迹,于今何所承受取信,而可草草作传记,令传万世乎?”等等(38)。这是一封情绪低沉的信,其中反映了韩愈对史学与社会之关系上的一些不正确看法。次年正月,韩愈好友柳宗元就此致书韩愈,诚恳地批评了他的这些看法。这就是著名的《与韩愈论史官书》一文(39)。 在这封信中,柳宗元从唯物的观点出发,批评了“为史者,不有人祸,则有天刑”的看法,而着重阐述了“宜守中道,不忘其直”的思想。这就是说,坚守中庸的道德标准,但又不可丢掉史学家的正直精神。柳宗元认为:“凡居其位,思直其道。道苟直,虽死不可回也;如回之,莫若亟去其位。”这是从一般任职来说的,它反映了柳宗元的人生态度及其对于仕宦的看法。根据这样一个基本的认识,柳宗元进而提出:“退之(韩愈字退之)宜守中道,不忘其直,无以他事自恐。退之之恐,唯在不直不得中道,刑、祸非所恐也。”意即担心的不是什么天刑、人祸,而是放弃正直的精神从而失掉中庸的原则。在柳宗元看来,中道即中庸之道,不是可以不讲原则,放弃史学家的公正的立场。否则,“信人口语,每每异辞,日以滋久,则所云磊磊轩天地者,决必沈没,且杂乱无可考,非有志者所忍恣也”。一个有抱负的史学家,怎能容忍唐代的那些有重大价值的史事被混淆、被沉没呢!通观此书,柳宗元以阐述“宜守中道,不忘其直”的原则,而涉及到史学家的德行、勇气和对于社会的责任心等问题,较多地从理论上反映了史学家的强烈的自我意识。柳宗元是杰出的思想家和文学家,但他撰《非〈国语〉》、《封建论》、《天对》等文,证明他于史学尤其在史论方面,是有突出的见解的。从这一点来看,他的上述论点亦可视为史学家的一种思想倾向。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