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学 > 学科简史 > 时序 >

历史认同与民族认同(2)

http://www.newdu.com 2017-08-27 《中国文化研究》 王仲孚 参加讨论

2.历史是文化陶冶的科目:西方学者指出:“人类是文化的动物”。作为一个现代的国民,除了具备世界的眼光和胸怀以外,更要具有中华文化的气质。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而以儒家思想为中心,诸如忠恕仁爱之道、四维八德的精神,都需要透过学习历史加以陶冶,使历史知识内化成人格的特质。
    3.历史教学具有公民教育的性质:培养健全的公民,应为世界各国教育的重要目标。我们常说教育为百年大计,那么健全的公民教育不啻是实现此百年大计的总目标(注:王仲孚:《历史教学在公民教育中的运用》,《历史教育论文集》,页1-13,商鼎文化出版社。)。 各国的公民教育具有历史背景与文化差异,一个国家的公民教育必须在本国传统、民族文化和立国精神的基础上实施,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注:陈光辉:《公民教育的意义、内涵、目标与沿革》,《明日的公民教育》,载于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学术研究委员会主编,幼狮文化事业公司印行,民国七十二年。)。公民教育既不能从国外移植,所以必须在本国的历史文化基础上生根,历史教学和公民教育的密切关系,也就可以想见了。
    历史科的性质既如上述,所以各级学校实施历史教育,显然是属于国家的责任。这与语文、数理、或技艺科目,在性质上也就迥然不同。历史的认知是没有办法做到像数理或技能科目一般,超然于国家民族的界线之外的,也无法完全摆脱民族文化的传统而不顾。要而言之,它是有主观性、有立场的一门学科。因为历史不是技艺或实用的学科,我们如以“实用”要求它,质问历史有什么“用”,这个“用”似指现实生活中立即的“应用”,当然是错误的。
    根据学者分析,“历史”这一概念有如下三种说法:
    一、泛指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包括自然史和人类社会史。
    二、狭义的历史指人类社会史,只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阐述历史发展的过程,用历史知识和历史经验提高人们认识社会、改造社会的水平。它坚持革命性和科学性的统一,并随历史的发展而不断趋向完善。
    三、习惯上对历史的记载和阐述也称历史。如正史、野史、政治制度史、经济史、思想史、宗教史和文化史等(注:赵恒烈:《历史思维能力研究》,页224,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1998年3月一版。)。
    就“历史的记载和阐述”而言,著者是避免不了主观的立场的。例如以三国的历史来说,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以魏为正统,对于诸葛亮北伐之事则记载为“诸葛亮寇边”。但是南宋朱子的《通鉴纲目》因以蜀汉为正统,所以对诸葛亮北伐这同样一件事,则记载为“丞相讨贼”。同样的历史事件,出现完全不同的记载,并不是著者任意歪曲历史的真相,而实是由于立场不同的缘故(注:刘备、诸葛亮在四川的政权,当时系以“汉”自居,北伐的目的在“讨贼兴汉”,蜀或蜀汉系后人所称。)。
    历史的记载和阐述固然应力求客观,但同一史事,涉及两国之间的关系,则立即出现不同的表达方面,这便是由于有国家立场之故。
    例如我国历史教科书里,记载隋炀帝、唐太宗征伐高丽,但在韩国历史教科书上则称之为“侵略”。“征伐”与“侵略”属于两个截然不同的词汇,却是一件史事。而原本同一件史事,其所以出现截然相反的写法,显然是出于国家的立场不同。又如唐高宗伐百济,日本天智天皇派兵援助,被唐将刘仁轨打败,这就是历史上的白江口之役。中国史书描述这次战役称“焚倭船四百余艘,烟焰滔天,海水皆赤”(注:见《新唐书·刘仁轨传》。),这事在日本的古史中也有记载,但只记载“官军败绩”四个字。现在的日本历史教科书,虽然提到了白江口之役的失败,却不提刘仁轨的名字,更不会描述这次战役惨败的情形,这就是国别差异的缘故。所以说历史学科与自然学科或技能学科之不同是十分明显的。
    更重要的是,历史知识不仅是客观的记载,对于不同的国家和民族,更有认同的差异,以上述隋唐时代的历史而言,韩国人、日本人所知也许不比中国人为少,但是他们会认为这不是“我们的”历史,而是“他们的”“中国人的”历史。韩国从前有一位史家叫朴趾源,他写了一部《热河日记》,记载唐太宗征伐高丽时,打到了辽东的安市,高丽守城的将军姓名不详,称“安市城主”。唐太宗在安市受阻,有一天在城下被“安市城主”射瞎一双眼睛,才退兵而回。这件事情我国的史书如《新唐书》、《旧唐书》、《资治通鉴》等,都没有记载,我国历史学者也很少有人去考证此事,即使大学历史系的学生,恐怕也不知道有这个故事。但韩国的学生就不同了,他们不但都能知道此事,而且上课讲到这个地方,会觉得很高兴(注:王仲孚:《国中历史科的性质与历史教学的基础知识》,《历史教育论集》,页230-231。)。这种高兴的表现,是基于历史认同的情感,所以“历史认同”在维系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凝聚力时,会产生极大的作用。但是,这种“历史认同”,实以“集体记忆”或“共同记忆”为基础,一旦记忆消失,“历史认同”也就会随之改变,爱国情操、民族精神也就会随之消失或改变,清人龚自珍指出“灭人之国,先去其史”(注:龚自珍:《古史钩沈论》,《定盦续集》卷二,四部丛刊初编集。)其道理也就在此。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