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学 > 学科简史 > 时序 >

关于历史是非认识的几个问题(6)

http://www.newdu.com 2017-08-27 《史学月刊》 刘泽华 参加讨论

六 环节性的“是非”认识
    历史的连续性是由很多环节组成的,每个环节在特定的条件下,都有相对的独立意义。有些环节具有特殊的意义,就应给予相对独立的历史地位,进行相对独立的评说,需要一事一议。过了这个环节,某些人的作用都可能有程度不同的变化,甚至大相径庭,应该另议。比如在清与民国转变之际,有三位代表人物就应分别给予相应的评价。孙中山是一方,隆裕太后是一方,袁世凯是一方。如果没有三方的博弈和妥协,清帝能否和平退位?革命方能否取胜?都难说是必定的,但有了袁世凯扮演了“平衡”角色,清帝和平退位了,革命方名义上胜利了,袁世凯获得了首任正式大总统的职位,从而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帝制。在以往的评价中,总是说革命派软弱,袁世凯是篡权的阴谋家,隆裕太后被置于无足轻重的地位,甚至历史书常常简略不顾。平心而论,这是历史的一个巨大的转折,首功无疑是革命方,但没有袁世凯的周旋和隆裕太后妥协,历史会如何?后人的种种假定是不宜的。各方的动机处于次要地位,历史效果是第一位的。
    环节问题,就是主要矛盾在特定历史环境中的问题。只要有利于矛盾向好的方向转化,就应予以适当的肯定。比如杨度是袁世凯称帝的重要的吹鼓手,但后来却加入了共产党。即使对林彪这样一个特殊的人物,也应在不同环节进行不同评价。过去常用“晚节不终”否定既往全部历史,这是历史认识的简单化。所以一事一议,一事一“是非”,既可避免以偏概全,又可避免认识的僵化。无论就人和事,很少有“一以贯之”的,特别是一以贯之的“正确”,压根就不存在,非要说一贯正确,只有自吹和造假,而一旦被揭穿,只能贻笑于后人。
    七 历史认识的“是非”随历史的变更而不断调整
    随着历史的变化、进步,人们对历史上的“是”与“非”的认识也不可避免地要不断地进行调整,甚至进行局部或全部的翻案。过去常说把颠倒的历史再颠倒过来,是一种“是非”观大变的典型表述;一些人颠倒过来了,但另一些人又颠倒过去;或另辟蹊径,进行另一种“是非”判断。有人提出“我们的历史观”如何如何,摆出独尊架势,这恐怕很难。既然有“我们的”,自然也就有“你们的”和“他们的”。其实细化,还可把“们”去掉,“我”“你”“他”各有自己的历史观。这里举个简单的例子,就孔子而言,历史上就有不同的认识,但在长达两千多年的帝制社会被尊为“至圣先师”“文宣王”(有时“王”被拿掉),如神一样供于文庙,定于一尊,由此贯彻、普及于整个社会。不可忽视的是,历来也有不同的反叛和反对者。五四前后的新文化运动,“打破孔家店”风靡一时,把孔圣人移到人间,过激者把他踏在脚下。“文革”期间,不知何因孔子进一步倒霉,被视为千古罪人。20世纪80年代以后又不知何因,又热得红而发紫,有人倡言要使儒学上升为世界的“领导力”,孔子被尊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导师”,更甚者言“没有孔子就没有中华民族”,于是在孔子神位前纷纷下跪致拜,成为时尚。在这种颠来倒去的变动中,当然都有另一种声音。由此可知,历史观是动荡不定的。由是我提出了“史家面前无定论”的看法。
    历史事实是确定的,认识历史的人的历史观是多元并存的。历史观的多元是无可奈何的必然现象。其实多元历史观的并存及其综合,才能更全面地揭示历史的全貌。“我们”“你们”“他们”以及“我”“你”“他”可能只注意自己的有关方面,只有各方面的综合才能更全面。
    还有,历史的许多问题只有在长时段中才能显示其意义。诸多历史现象的意义似乎在当时和部分人中被定格了,但历史是不客气的,在其后恰恰对某些东西的认识进行了相反或重大更正。历史的血脉总是或多或少连接着当下,对新问题的认识不能不引起人们对历史的再认识。甚至一个视角的改变就会引起对历史的再认识,比如从一国看世界和从世界看一国,就会有很大的认识差别。
    认识的多元化是必然的,多元化中肯定不可能都是正确的,但有个大益处,即提供了认识的参照系,开阔了视野,便于比较和选择。因此对多元性是不能拒绝的,如果强行一元化,势必引起封闭、虚伪、假话、僵化。强行认识一统,另外的认识必定潜行,引发众人的逆反心理,这是很可悲的!因此,为了“我们的历史观”能健康地传布,就应允许“我们”之外的历史观有存在的空间,不要回避,要敢于面对,敢于摆事实。千万不能搞“我们的历史观”的专政。因为历史观和“是非”观属于认识自主问题,不应在“专政”范围;要靠证据说话,不能靠权力制裁。权力有可能把历史“是非”认识定于一统、一尊,但最终的效果多半不佳,不可不慎!
    ①刘知幾撰,浦起龙释:《史通通释》下,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303~304页。
    ②刘泽华、叶振华:《历史研究中的考实性认识》,《文史哲》1989年第1期,第67~75页。
    ③赵纪彬:《关于孔子诛少正卯问题》,人民出版社1973年版。
    ④李梦生:《左传译注》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431~432页。
    ⑤金良年:《孟子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296页。
    ⑥这几条材料转引自张邦炜先生《北宋租佃关系的发展及其影响》一文,见《西北师大学报》1980年第3期,第17页。
    ⑦《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68页。
    ⑧《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26~527页。
    ⑨王先明:《试析富农阶层的社会流动--以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华北农村为中心》,《近代史研究》2012年第4期,第58~76页。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