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学 > 学科简史 > 著作 >

《史记》与云南民族史研究(2)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史学史研究》 刘春 参加讨论

蜀到身毒的古道早已存在,云南凭藉其枢纽地位,通过蜀而加强了与内地的联系,尤其是与楚和秦的联系较为密切。频繁的经济文化交流,带来了政治上的联系。《秦本纪》载,秦在公元前316年和公元前310年曾以武力开发西南夷(关于这点将于下文详说)。公元前280年,楚亦进兵云南,于是有了楚将"庄{K1C806.JPG}王滇", "变服从其俗以长之"的记载。这些是见于记录的最早的云南史事,也是云南与内地交往进程中的大事。它们比之于以往云南与内地的任何一种形式的联系有了很大区别。在为一统天下而争战的时期,秦楚人滇是秦楚争霸天下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大一统的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客观上使云南历史同内地的争霸战争联系在一起。从此,云南不仅与内地有经济文化联系,而且有了不可分割的政治联系。
    其次,记录了秦朝与云南的联系。据《史记》载,秦对云南的开发,比楚国早。公元前316年,秦国的司马错引军灭巴、蜀,先后置巴、蜀、汉中三郡, 把秦的势力伸入西南。秦惠文王十四年(前311),"丹、犁臣,蜀相壮杀蜀候来降。 "⑦又秦武王元年(前310),"诛蜀相壮。……伐义渠、丹、犁。"⑧《正义》注云:"二戎号也,臣伏于蜀。蜀相杀蜀候,并丹、犁二国降秦。在蜀西南姚府管内,本西南夷,战国时蜀、滇国,唐初置犁州,丹州也。"唐代姚州都督府辖区,约在今云南姚安、大姚一带。这说明战国时代,云南部分地区已接受了秦的统治,与内地形成了共同发展的历史契机。因此秦始皇一统一天下,即继承先王霸业,加快开发西南地区的进程。《西南夷列传》和《司马相如列传》记载,秦朝筑"五尺道"通云南,此道起于宜宾,达于曲靖。又在夜郎、滇、邛都地区设郡县置官吏。记载虽简略,但反映了秦朝已把云南作为统一的中国的一部分,加强了云南与内地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上的联系,从而促进了云南与内地共同发展的进程。
    其三,比较详细地记录了西汉开发云南的历程。西汉开发经营云南,经历了长期而曲折的发展过程。如果综合《史记》中的有关记载看,那么从汉初到汉武帝时,西汉经营云南的三个阶段是十分清晰而有条理的。一是西汉在休养生息的阶段,弃置秦朝设郡置吏的"诸此国",罢开西南地区。二是在汉武帝时期,汉王朝有了开发西南的物质条件,于是接受唐蒙的建议,招降夜郎,招来"西夷"邛笮归附,设县置吏,又开"西南夷"道。公元前126年,由于开发西南耗费动众,加之匈奴的侵扰,汉武帝采纳公孙的建议,且罢夷事。三是公元前122年,张骞出使归来,带来了蜀到身毒古道的消息,为了寻求这条交通线,汉朝再一次进一步开发西南。此次开滇,汉朝全力以赴,经多次征战,终于在夜郎地区设牂牁郡、邛都地区设越嶲郡、滇池地区设益州郡,并派太守、令、长统治其地,又封土长为王、候、邑长。从而控制了西南大部分地区,云南大部地区也从此纳入了西汉王朝的统治势力。
    其四,记录了云南与内地的经济交往概况。据《史记》记载,先秦、秦汉时期,先后有蜀到身毒古道、五尺道、西夷道、南夷道勾通云南与内地的联系,使云南与内地的经济交流成为可能。综合《史记》的有关材料看,内地的关中和四川之间,四川与边地云南之间,虽有群山百川阻隔,但依然是"栈道千里,无所不通"⑨,商贾不避艰险,往来其间。他们把内地的姜、丹沙、铜、铁、蜀布、竹木输入云南,又从云南换走牲畜和奴隶。这种密切的经济交往,甚至在汉初关闭西南边关的情况下也仍在进行。只是民间不得不窃出贸易而已。正是由于云南与内地有着如此紧密的联系,以致于蜀郡的卓氏、程郑能靠治铸铁器,"贾椎髻之民","富至僮千人。田池射猎之乐,拟于人君。"⑩
    以上记载,最早出自司马迁之手,治云南史的学者历来认为它们是研究云南与内地交往的宝贵资料,也是反映云南与内地自先秦以来就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的明证。
    第二,首次记载了古代云南民族的分布、社会经济和族属的概况。云南各族的分布复杂,各族的活动即有一定的区域,又互相交错杂居。民族成分也极其复杂,族别众多,有同一族属而分开形成其他民族,也有不同族属而融合成一个民族。对于公元前二世纪末以前的云南民族分布状况,见于记录最早的就是《史记》的有关篇章。今天,云南民族史研究者有一个共识,《史记》关于云南的记载,是略知云南部族分布情况的比较具体且可信的资料。尤其是《西南夷列传》把西南地区的民族分布、社会经济状况作了很有条理的概括。它按民族居住的方位为序,划分了夜郎、滇、邛、嶲、昆明、徙、笮都、冉駹、白马等七个区域,并说这些区域中又散居有众多部族。按社会经济的特征,把西南民族划分为有邑聚的农耕部族、随畜迁徙的游牧民族和或土著或移徙的半农半牧民族。
    正是根据司马迁的记载,后人才能够结合其他资料弄清古代云南的民族分布、民族经济和族源等情况。如关于"昆明",《西南夷列传》、《大宛列传》、《太史公自序》等文均有记载。汉武帝时,"昆明"是西汉从蜀到身毒道上的障碍,尽管汉曾派大军往击昆明,欲以武力打通从蜀前往身毒的道路,但结果是"其后遣使,昆明复为冠,竟奠能得通"(11)。关于它的分布区域,方国瑜先生据《史记》的诸条有关记载,结合其他材料,得出"昆明"当蜀去身毒古道途中,应在今大理地区的结论(12)。专门从事云南考古的学者,也是以《史记》为主,再结合出土文物来研究"昆明"的分布区域的,而且得出的结论大致与上述所同。即"昆明的分布范围大致不外怒江以东,金沙江以南,滇池区域以西,西双版纳以北。"(13)关于它的社会经济状况,《中国民族史》也是根据《史记》的记载而得出这样的结论,"当时的昆明人仍沿袭着古羌人传统,以游牧为主,无固定居止;且部落之间也很分散,彼此互不统属,社会组织尚未进入部落联盟阶段。"(14)记载民族分布的同时,司马迁对族源也作了一定的研究。族源是民族史研究的一个重要而复杂的问题,有一点较早的关于族源的记载,对今天的研究是有很大裨益的。因此,今天的民族学工作者仍然在用司马迁的研究成果。有学者在研究先秦西部民族时曾这样说:"据《史记、西南夷列传》所记,战国时的西南地区,还居住着邛都、嶲、昆明、滇等族,'皆氐类也'。所指各族亦出自氐羌系统。《史记·张仪列传》记秦称西南氐羌系统各族为'戎翟之伦'。"(15)诸如此类的研究结果,在有关云南古代历史的文章著作中,比比皆是。
    关于《史记》所记录的汉武帝以前的云南历史,以上主要从云南与内地的联系,云南民族的基本状况这两个方面作了概括。从简略的概括看,司马迁对云南历史所作的研究和记录,已比战国和秦以前的有关记载更加详实。这反映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司马迁对西南民族的认识已超过了前人,具有更加深入系统的特点,所以他能够对西南民族的历史、经济、文化等情况作比较详实的记录。《史记》亦由此成为研究云南历史的重要文献,治云南民族史者不能不征引它。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