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古代云南的民族,分清族属是很重要的。学者一般从语言文字的特征、体质心理的特征、宗教民俗的特征、服饰发式的特征等方面来区别族属。从《西南夷列传》看,司马迁曾据发式的特征来描述西南民族,即夜郎、靡莫、滇、邛都为魋结,嶲、昆明为编发。实际上已按发式的特征来识别民族的类型。这样的作法,对云南民族史的研究无疑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从《汉书》到今天的有关云南民族史的著作中,均能找到它的印迹。如薄蛮,是云南的一个古代民族,主要发布在滇西,其男女发式,从唐到明代的变化不大,故史书多按"椎髻"这一文化特征来描述它。《蛮书》卷四:"有夫者竖分发两髻,无夫者顶后为一髻垂之。"景泰《云南图经志书》卷四《顺宁府》:"境内多蒲蛮,男女椎髻、跣足,女人馆髻于脑后。"康熙《永昌府志》:"蒲人……男裹青红布于头,妇人挽髻脑后。"显然,古代云南,发形是标识民族种类的比较明显的外部特征,司马迁最早注意到了这一点,而且在《史记》中反映出来,以致《史记》成为据发式划分民族类别的源头。云南民族史研究者继承发扬这样的方法,从民族外部最显著的特征去识别族属。冯汉骥和汪宁生在研究晋宁石寨山青铜器上人物图像的族属问题时,曾以人物的发形、服饰进行分类。他们主要是以青铜器上大量人物的发形和服饰来区分、确定出几种不同特征的人物类型,再根据民族调查材料和史志上关于某一民族的发形、服饰的记载,进行比较研究,从而作出这些人物的族属的结论。据此方法,冯汉骥把上述人物图像分为七种,汪宁生则把它们分为十几种,并归为四类: 第一类是服饰与"滇"人大同小异者,似为与"滇"人同"姓"的"靡莫之属"。 第二类是男女均梳辫子,是与"滇"人经常发生战斗的"昆明之属"。 第三类人数很少,男女均挽髻为结,盘于头顶或偏于一侧,穿类似今桶裙或"沙龙"之下装,很象今滇西的傣族。 第四类只见女性,头梳螺髻,与今云南苗族发式一样。惟其形象仅两见。(22) 他们的方法,与司马迁研究西南民族的方法不能不说是一脉相承的,虽然后人的方法在内容上比古人丰富且科学,但古今的源流关系却是昭然的。 关于《史记》对云南历史研究的作用,从以上概括看,《史记》决不是仅为云南史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资料,它还在历史观和研究方法上对云南历史的研究产生了很大影响。从一定意义看,有关云南史的研究,其源头就始于《史记》的《西南夷列传》等篇章。如果说司马迁是我国少数民族史学的鼻祖,那么称他是云南历史研究的开山,也是恰如其分的。 注释: ①尤中:《云南地方沿革史》,第7页,云南人民出版社。 ②汪宁生:《云南考古》第30页,云南人民出版社。 ③马曜:《云南简史》,第5页,云南人民出版社。 ④方国瑜:《中国西南历史地理考释》上册,第4页、中华书局。 ⑤张增祺:《中国西南民族考古》,第16页,云南人民出版社。 ⑥方国瑜:《彝族史稿》第40页,四川民族出版社。 ⑦⑧《史记、秦本纪》。 ⑨⑩《史记、货殖列传》。 (11)《史记、大宛列传》。 (12)方国瑜:《中国西南历史地理考释》上册,第14页,中华书局。 (13)张增祺:《中国西南民族考古》第22页,云南人民出版社。 (14)(15)江应梁:《中国民族史》上册,第242页、第88页,民族出版社。 (16)《汉书·叙传》。 (17)(18)方国瑜:《云南史料丛刊》第一卷,第3页,云南人民出版社。 (19)林超民,《华夏民族形成时期的民族意识浅析》,见《汉民族研究》,第193页,广西人民出版社。 (20)参见方国瑜:《中国西南历史地理考释》上册,第4页,中华书局:江应梁:《中国民族史》上册,《绪论》,民族出版社。 (21)江应梁:《亲历见闻与调查研究》,见《云南日报》,1963年1月14日第3版。 (22)汪宁生:《云南考古》,第69页、云南人民出版社。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