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梁书》是一部纪传体史书。它本是姚察所撰,由姚思廉续成的。姚察又多本梁朝国史,所以,《梁书》叙事深受国史体例影响。一般史书叙述人物多以时间先后为序记其事迹、历官,而《梁书》每传大都是三部分构成:第一、先叙历官次序;第二、叙重要事实;第三、载死后饰终之诏,为死者颂扬一番。这种写法,并不可取,其结果是有美必书,有恶必讳,必致是非不明。修史以实录为贵,当然也很难排除史家主观评价渗透其中。司马迁"寓褒贬于叙述之中",有可取之处,它是根据人物事迹进行评价、议论。而班固以后多以赞颂之辞论定人物。《梁书》虽有"史臣曰"、"陈吏部尚书姚察曰"等论语,但又载饰终之诏,因而褒贬无当,真伪难明。象对何敬容的评价,一方面说"敬容铨序明审,号为称职"(17),另一方面,又说:"何敬容掌选,序用多非其人"。(18)《梁书》出现这样前后矛盾的记载,原因固然很多,它的叙事成例可以说是一个重要原因。为美化统治阶级,在人物本传中多夸饰隐讳,而在其他传中则又无意中暴露其丑行。 《梁书》并不是完整意义上的纪传体史书,它只有纪、传,而无表、志。就其原因,可能有三:一是官修影响,《梁书》没有完成就被归入官修,而官修五史均无志,后又有集体编撰的《五代史志》出现,五史也就没再单补表、志。二是姚察、姚思廉对表、志不太重视。《梁书》编撰过程将近80年,如果他们准备写表、志的话,当有表、志初稿,而姚氏父子并不曾写过表、志,姚思廉也没参加五代史志的撰修。三是如赵翼所分析的那样:"盖唐初修梁、陈、周、齐、隋五代史时,若每史各系以志,未免繁琐;且各朝制度,多属相同;合修一书,益可见沿革之迹。故梁、陈、周、齐,但作纪、传,而志则总列于《隋书》。"(19)以上所论颇有道理,但是,《梁书》无志,不能说不是个缺憾,如果一部纪传体史书,纪、传、志、表齐全,记载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时就可以用互见手法,前后穿插,左右旁通,更全面、更明晰地反映历史的全貌。 《梁书》有类传八卷六目。新增传目,有止足传。余则改孝义为孝行,改隐逸、高逸为处士。还有文学、儒林传。这些体现了时代的特点和作者的思想。所谓"止足"就是名利已足退而保身,讲述善始善终的一种满足方式。传中只有三人,本不必特立类传。但是,它反映当时政治上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象顾宪之等人能做到"量力守志",而不是"怀禄耽宠",这在封建士大夫中是难能可贵的。实际上,这从侧面反映了一些士大夫对当时政治的不满。《梁书》在列传中,突出对文化有贡献的人物,文学、儒林传专为一些文学、史学、哲学家立传。单在《文学传》中就为二十六人立传,还有其他单传。象对史学有贡献的沈约、江淹、任昉、王亮、殷钧、裴子野、萧子显、周兴嗣、刘昭等人,均有较详细的列传,使后来研究这一时代的史学,获得很多的史料根据。梁朝很重视文学、史学,如姚察所说:"观夫二汉求贤,率先经术;近世取人,多由文史。"(20)《梁书》突出表现了这一时代特征。但是,《梁书》无僧侣传,"以至为时人所敬信,人主所崇奉之沙门释宝志,精于佛学,能知未来,亦不为立传,是应传而不传者。"(21) 《梁书》历史文学方面的成就是极为显著的。姚氏父子修史用的是自由、质朴的散文,语言精炼,结构紧密,卓然突出于当时衰靡的文风之上。曹魏以来,文体轻薄,竟尚浮华,至于齐、梁弊害越来越大。至唐初其风未衰,各家史书之文多受其影响,甚至唐太宗诏令撰修《晋书》,所用的大都是宗仰骈体的文人;就是他自己所作的几篇论赞,也都奇艳浮华。而姚氏父子崇尚散文,《梁书》"行文自出炉锤,直欲远追班、马。……世但知六朝之后古文自唐韩昌黎始,而岂知姚察父子已振于陈末唐初也哉。"《梁书》行文也相当简洁,它本据国史旧文,一般是有关则书,无关则不书,即有关而其中不无忌讳,也就隐而不书,所以,《南史》增《梁书》事迹最多。但是,《梁书》多载诏策表疏,显得芜冗。有些作为第一手材料很有价值,入载史书中是应该的,《侯景传》中的几篇就有助于对侯景之乱的认识。而有些诏策没有必要载入,如各大臣传,多有饰终之诏,篇篇一律,殊觉可厌,大可删除,以省繁复。 注释: ①《隋书》卷26"百官志上",中华书局版723页 ②《史通通释》卷12"古今正史",上海古籍出版社版356页 ③④《陈书·姚察传》,中华书局版354页 ⑤《旧唐书》卷73"姚思廉传",中华书局版2592页 ⑥《陔余丛考》,转自范文澜《正史考略》84页 ⑦《梁书》卷三"武帝纪",中华书局版97-98页 ⑧《梁书》卷五十六"侯景传"864页 ⑨《梁书·序》,869-870页 ⑩《梁书》卷五十一"阮孝绪传"740页 (11)《梁书》卷五十一"陶弘景传",742页 (12)《梁书》卷二十二"太祖五王",340-341页 (13)《南史》,中华书局版,1276页 (14)《梁书》卷五十六"侯景传",847-849页 (15)《梁书》卷二十八"鱼弘传",422页 (16)《旧唐书》卷七十三"姚思廉传",2593页 (17)《梁书》卷三十七"何敬容传",531页 (18)《梁书》卷三十六"江革传",525页 (19)《陔余丛考》卷九 (20)《梁书》卷十四"江淹,任昉传"258页 (21)徐浩《廿五史论纲》,106页 (22)王树民校证本《廿二史札记校证》,196页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