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学通识关系史学的兴衰,他检讨唐代史学衰败的缘由。说“唐后史学绝,而著作无专家。后人不知《春秋》之家学,而猥以集众官修之故事,乃与马、班、陈、范诸书,并列正史焉。于是史文等于科举之程式,胥吏之文移,而不可稍有变通矣。”[22]史学的变化发人深思。章氏倡通识与他学术求道的思想相联系。我们在前面已说过。他在《答客问上》篇中再一次说: 嗟呼,道之不明久矣。《六经》皆史也,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孔子之作《春秋》也,盖曰:“我欲托之空言,不如见诸行事之深切著明。”然则典章事实,作者之所不敢忽,盖将即器而明道耳。 求义、求道,成一家独断之学,是章实斋提倡史学通识的用心,也是章氏著述之大旨,近人刘咸炘在《识语》一文中,说《释通》篇“乃先生学说之大本,”也是这个意思。 四、提倡经世史学。这在前面已有论述。《文史通义》开篇说到《六经》皆史,《六经》皆先王之政典。章学诚此论,意在说明史学根本要义在经世。虽然,前人有过经史同源论,王阳明有“五经皆史”说,但章氏的“六经皆史”说,既不是从文献角度说的,也不是由心学的观点发论,他是说明学术在经世。《六经》皆先王之政典,但《易》在《六经》有其特殊意义。章学诚说:“‘夫《易》开物成务,冒天下之道。’‘知来藏往,吉凶与民同患。’其道盖包政教典章之所不及矣。象天法地,‘是兴神物,以前民用。’其教盖出政教之先矣。”章学诚说《易》“其教盖包政教之所不及”,“其教盖出政教之先”[23]指明了《易》在六经中的特殊地位。由此,他说明了《易》为先王经世之书。一是,易与悬象设教、治历授时一样,是明道。二是,《周易》之于道法美善无可加,能“以前民用,”三是,学业将以经世,学问亦有人定胜天之理,《易》更能体现这一点。[24]总之,学术经世,《易》由于在《六经》有其特殊地位,因此,章学诚由对《易》的理解,更深入地说明了包括史学在内的学术必须经世的道理。 注释: [1]《四库全书总目》卷1。 [2]《文史通义》卷1《易教上》,下引同书内容,仅注篇名。 [3]《日知录》卷1《三易》。 [4]《易教上》。 [5]《易教中》。 [6]《易教中》。 [7]以上所引见《易教下》。 [8]皮锡瑞:《经学历史·十·经学复盛时代》。 [9]《四库全书总目》卷6。 [10]《经学通论》卷1《论近人说易》篇。 [11]《易教上》。 [12]《易教上》,参《匡谬》篇。 [13]《原道上》。 [14]《原道上》。 [15]《原道上》。 [16]《书教下》。 [17]《书教下》。 [18]《周易正义》。 [19]以上引文,见《书教下》。 [20]《释通》。 [21]《申郑》。 [22]《答客问上》,另参《申郑》篇。 [23]《易教上》。 [24]《天喻》。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