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学 > 学科简史 > 著作 >

中唐《春秋》学对史学发展的影响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社会科学研究》 谢保成 参加讨论

中唐社会剧烈振荡,使学术风气为之一变。最初是啖助《春秋》学兴起,“有攘异端开正途之功”;继而是文学上的古文运动,造就了唐宋八大家。史学由于自身的滞后性,发展较经学、文学缓慢,兼而又受到经学的影响,呈现出复杂而曲折的变化景况。本文仅就《春秋》学对史学发展的影响,略陈管见。
    
    中唐新起的《春秋》学对史学的影响,首先表现在人们对史学功能认识的变化上。
    史学功能问题,中唐以前大体存在惩恶劝善、取鉴求治两种基本认识。惩恶劝善,主要是向“为国家者”强调“善不可失,恶不可长”①。取鉴求治,主要是从前代亡国探讨治乱兴衰之道,用以巩固新建政权,因而为历代新政权的创建者所重视。唐太宗欲“览前王之得失,为在身之龟镜”②,诏修《隋书》等五代史。明确地将修史、取鉴、求治三者结合在一起。在这两种基本功能之外,也还有一种情况。即把史书作为“饰主取荣”的工具,如傅玄批评《汉书》那样,“论国体则饰主阙而抑忠臣,叙世教则贵取荣而贱直节,述时务则谨辞章而略事实”。③唐高宗则更进一步要求修史务必“穷征索隐,原始要终,圣业鸿勋,咸使详备”。④
    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形成,中央皇权削弱。封建统治者痛定思痛,首先对选举制度进行了反思。代宗宝应二年(763)杨绾上疏请停明经、进士及道举, 主张取士应取孝廉而通经者。李栖筠说得更深刻:夏、商、周三代之政,以忠、敬、文统帅人的行为,前代取士以文,可以由文观其行;唐代以文取士,“以帖字为精通,不穷旨义”,“先王之道莫能行”,“则小人之道长,乱臣贼子由是生焉”。⑤在这一背景下,啖助开始“集三传,释《春秋》”。通过对照《春秋》,比较“三传”,啖助认为,当王纲废绝、人伦大坏的“季世”,唐、虞之化难行,因而应当“立忠为教,原情为本”。他再三强调:“予以为《春秋》者,救时之弊,革礼之薄”,⑥“从宜治乱”。赵匡说得简明而形象:“《春秋》者,亦世之针药也。”⑦这一切启发了对史学功能的一种新认识,即以史经世。杜佑《通典》的问世及其“既弊而思变”的主张,与啖助《春秋》学“救时之弊”、“从宜救乱”是相通的。因此,《通典》被誉为“错综古今,经代(世)立言之旨备焉”。⑧《通典》的问世,不仅开辟出一条被后来称之为典制史的史书新系列,而且它的以史经世的主张,启发了对史学以史治心功能的认识,并使以史治心这一功能,自中唐开始产生出极大的效用。
    以史治心,即用历史进行伦理道德教育,挽救逐渐动摇的封建王朝。《周易》有言,“君子多识前言往行,以蓄其德”。这已经有“以史治心”的影子,但它强调的是通过学习历史增进道德修养,更好地为人处世。啖助学派在强调《春秋》的“从宜救乱”的旨趣时,还十分明确地提出,《春秋》用历史进行理性说教,是让人明白尊王之道,即所谓“《春秋》以史制经,以明王道”。赵匡进一步归纳《春秋》的“救世之宗旨”为:通过历史教育来“举三纲,提五常”,以此作为“彰善癉恶”的准则,实现“尊王道,正陵僭”。⑨肯定《通典》“经代立言之旨备焉”的权德舆,同时又指责旧史“虽史赞粗言(治乱)而不穷其本末”,强调史学应当明“善善恶恶之义”,“以旌事君,以励使臣,俾百代之下有所惩劝也”。⑩与陆质“同摄礼官”的柳冕,对史学以书法义例进行劝善惩恶的功用,提出新的要求,他说:“圣人之于《春秋》,所以教人善恶也。修经以志之,书法以劝之,立例以明之。”而“求圣人之道,在求圣人之心;求圣人之心,在书圣人之法。法者,凡例褒贬是也。”(11)韩愈“道统说”一出,“治心”问题进一步理性化:“治心”为“正心”,而“正心”是为齐家、治国、平天下进行个人道德修养。(12)
    在这里,要指出一点,即啖助、赵匡取舍三传的原则,与韩愈的“道统说”有着深层的内在联系。啖助集传《春秋》,赵匡取舍三传,提出其损益的标准。其中,有两个概念很值得注意,一为“理”,一为“教”。啖助说:“予所注经传,若旧注理通,则依而书之”:“若理不尽者,则演而通之”:“若理不通者,则全削而别注”。(13)啖、赵对于三传,“虽与经相符而无益于教者,则不取”(14)关于“理”这一概念,啖助认为孔子作《春秋》是“伤主威不行”,所以“首王以正大一统,先王人以黜诸侯”,“称天王以表无二尊,唯王为大”,其“尊王”的目的十分明显。以此注经传则为“理通”,反之则“理不通”至于“教”这个概念,啖助要说得明白一些:“变从夏政,唯在立忠为教,原情为本”,或曰“以诚断礼,正以忠道,原情为本”。(15)啖助是要用“尊王”的“理”来进行政治说教,教人以诚、忠、情。啖助的“理”旨在“尊王”,韩愈的“道”是要维系“君臣、父子”的等级与伦理关系,核心也是“君臣”大义。啖助的“教”强调诚、忠、情,韩愈的“教”为仁、为义,并将诚意、正心作为修身、齐家、治国的先决条件。啖、赵的“理”与“教”虽然粗糙,但与韩愈的“道”与“教”的内在联系却不容忽视。从这里,可以看出啖助《春秋》学的两重性。
    正是由于啖助学派强调“尊王”之为“理”,诚、忠之为“教”,成为与“道统说”的结合点,加以“道统说”的提出者韩愈等又发动古文运动,鼓吹“文以载道”之旨,大倡历史的以史治心这一功能。就统治者而言,以史经世要从社会本身寻找病根,进行变革,往往触及其切身利益,不如以史治心丝毫不触动自身,甚至更有利于维护其既得利益和统治地位。相比之下,他们显然乐意接受后一种方式。这样一来,修史的目的被简单化为“诛奸谀于既死,发潜德之幽光”(16)了。宪宗元和六年(811),以史治心的影响已及于朝堂君臣论政。宪宗以“开元致理, 天宝兆乱”,“事出一朝,治乱相反”,究其缘故。李绛用“理生于危心,乱生于肆志”作回答,强调“主心理于中,臣论正于外”,即可“制理于未乱,销患于未萌”。(17)至宋,这种认识更加普遍。范祖禹反复强调“人君一不正其心,则无以正万事”(18),并对李世民杀其兄大加挞伐:“为弟不悌,悖天理,无人伦”,“太宗之罪著矣”。(19)
    以史为鉴,自中唐很少提起。史学的惩恶劝善功用,自中唐起,又演变为以史治心。史学渐渐由探讨治乱兴衰,引以为戒,转向注重伦理道德的内心自省,强调帝王的心术修养,出现章学诚所说“欲尊德性,而空言义理”的趋势,长期影响着此后史学的健康发展。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