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周礼》的行文特点 通览《周礼》,除《考工记》外前五篇的内容,盖有以下几个特点值得注意。 第一,各篇开头皆有一《叙官》,先列出该篇或该系统设有多少职官,每一职官的级别及 其属员的级别和员数,正如孙诒让所说:“《叙》之通例,皆先揭官名,次陈爵等,次纪员 数。”[4](《天宫·叙官·疏》)因此各篇的《叙官》,也即是各篇职官的大纲。又每篇《 叙官》的开头,都同样有“惟王建国,辨方正位,体国经野,设官分职,以为民极”五句, 盖为强调各系统职官设置之郑重,以警诫各级官员慎重职事,恪尽职守。 第二,以职官联系着各种制度,是《周礼》行文的最突出特点。《周礼》是讲官制的书, 因此它的各篇都以叙述各官的职掌为主要内容。但各级官吏又都是在一定的制度下工作的, 因此其职掌的叙述(即所谓职文)就必然紧密联系着各方面的制度。语其大者,如《天官·大 宰》曰:“大宰之职,掌建邦之六典,以佐王治邦国。”掌建邦之六典,是大宰最主要的职 责,而其所建之“治典”、“教典”、“礼典”、“政典”、“刑典”、“事典”,也即是 国家六个方面的根本制度。又如大宰所掌之“八法”、“八则”、“八柄”,是作者所设计 的治官制度;“八统”、“九两”,是治民制度;“九职”、“九赋”、“九式”、“九贡 ”,则是国家的理财制度。又如《地官·大司徒》曰:“凡建邦国,以土圭土其地而制其域 。诸公之地,封疆方五百里,其食者半。诸侯之地,封疆方四百里,其食者参之一。诸伯之 地,封疆方三百里,其食者参之一。诸子之地,封疆方二百里,其食者四之一。诸男之地 ,封疆方百里,其食者四之一。”即是邦国封建制度。语其细者,如《天官·膳夫》曰:“ 凡王之馈食用六谷,膳用六牲,饮用六清,羞用百二十品,珍用八物,酱用百有二十瓮。” 这是王的馈食制度。《地官·遗人》曰:“凡国野之道,十里有庐,庐有饮食;三十里有宿 ,宿有路室,路室有委;五十里有市,市有候馆,候馆有积。”这是道路委积制度。又如《 夏官·巫马》曰:“马死,则使其贾粥之,入其布于校人。”案巫马是掌疗马疾的官,但如 果马疾治疗不好而马死了,该怎么处理呢?这里就是记巫马处理死马的制度(或规定)。我们 在读《周礼》时,如果注意会通,就可以看出作者所设计的国家在各方面的制度是怎样的了 。 第三,《周礼》职文中,还每每记及有关方面的经验、技术或人们对某些事物的认识。如 《天官·内饔》曰:“辨腥、臊、膻、香之不可食者。”这是内饔的职责。下面接着又说: “牛夜鸣则庮。羊泠毛而毳,膻。犬赤股而躁,臊。鸟皫色而沙鸣,貍。豕盲视 而交睫,腥。马黑脊而般臂,蝼。”这就是从平时观察中得出的有关牛、羊、犬、鸟、豕、 马等不可食的情况的认识,以提醒内饔及当时人们的注意。《天官·疾医》曰:“掌养万民 之疾病。”这是疾医的职责。下面接着又说:“四时皆有疠疾:春时有痟首疾,夏时有 痒疥疾,秋时有疟寒疾,冬时有漱上气疾。”这是从长期行医实践中得出的对于人们四季常 见疾病的认识。《天官·兽医》曰:“掌疗兽病,疗兽疡。”这是兽医的职责。下面接着又 说:“凡疗兽疾,灌而行之,以节之,以动其气,观其所发而养之”;“凡疗兽疡,灌刮之 ,以发其恶,然后药之,养之,食之。”这里所记则是治疗兽疾、兽疡的方法或技术。《秋 官·硩蔟氏》曰:“掌覆夭鸟之巢。”这是硩蔟氏的职责。下面接着又说:“以方书 十日之号,十有二辰之号,十有二月之号,十有二岁之号,二十有八星之号,县其巢上,则 去 之。”此所记则是驱除妖鸟的方术,这在今天看来自然荒唐可笑(所谓妖鸟之说本身就很荒 唐),却反映了当时人的宗教神学观念。类似的例子在《周礼》中很多,这些方面的记载都 十分具体而生动地反映了当时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认识水平,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 第四,互文见义,是《周礼》行文的又一突出特点。如《天官·大宰》所记“佐王治邦国 ”的“六典”,仅列其名目,曰治典,曰教典,曰礼典,曰政典,曰刑典,曰事典,至其 具体内容,则包括在六官职事的记述中,当于六官职文中求之。《周礼》中所记许多大事, 如祭祀、宾客、丧纪、军旅、田役等等,皆由诸多官吏共同完成,这在《周礼》中叫做“官 联”(见《大宰》),而每一官的职文,则仅述其当官之职事,故必明其互文见义的行文法则 ,方可知某一事是由哪些官吏怎样相互配合共同完成的。如祭祀,其外祀以祭祀天地为大, 内祀以祭祀宗庙为大,不论是祭天地还是祭宗庙,都涉及到众多的官员。兹仅以宗庙祭祀为 例,粗略地统计,即涉及到一百二十八职官之多(其中还不包括冬官),这些职官都有从不同 方面为宗庙祭祀服务的职责。因祭祀事体太繁,涉及的职官、职事太多,篇幅所限,不可详 述,仅述其供祭祀用牲一项。其事,先由遂师“共其野牲”,即由遂师收取牧之于野的六牲 (牛、羊、豕、马、犬、鸡)而供之于遂人,再由遂人供之于牧人加以牧养。经牧人牧养后, 择其牲体和毛色纯好者,供牛牲于牛人,供马牲于圉人,供羊牲于羊人,供豕牲于豕人,供 犬牲于犬人,供鸡牲于鸡人,再由他们分别对六牲专门加以饲养。其中牛、羊二牲,到祭前 三月,又当交给充人系之于牢而刍之,即加以特别喂养。但在交给充人之前,得先由肆人“ 展牺牲”,即察其牲体毛色是否符合要求,然后才交给充人。犬牲则于祭前系之于槁人加以 喂养。豕牲盖亦当于祭前特加喂养,然经无明文。马和鸡祭前是否须特加喂养,亦无文。临 祭前,要由封人“饰其牛牲”(即将牛牲洗刷干净),由羊人“饰羔”(洗刷羔羊)。其他诸牲 是否须“饰”,亦无明文。“饰”后还要由小宗伯“毛六牲”,即再检查一遍六牲的毛色是 否符合要求,然后“颁之于五官,使共奉之”,即颁牛牲于大司徒,颁鸡牲于大宗伯,颁羊 牲和马牲于大司马,颁犬牲于大司寇,颁豕牲于冬官大司空。天官尊而不奉牲,但要“赞王 牲事”,即协助王行纳亨(烹)礼。案祭祀宗庙,王要亲自出庙迎牲,并牵牛牲入庙而纳之于 庭,向神行“告杀”礼,即报告神将杀此牲。当王牵牲时,封人要跟在后面“歌舞牲”,所 歌的内容是赞美牲又肥美又香,可用以供神歆享。然后王要亲自射牲,射牲所用的弓矢,是 由司弓矢特制而供给的,即所谓“凡祭祀,供射牲之弓矢”。王射杀后的牲,再交给亨人加 以烹煮。从王迎牲到射牲后交给亨人,这个过程就叫做纳亨。在王行纳亨礼时,除大宰赞王 ,还有大司寇“前王”(此时大司寇不知是否还牵着犬牲),即为王做前导。又有射人“赞射 牲”,有大仆“赞王牲事”,然具体“赞”法皆不详。在亨人烹煮牲之前,先要由内饔加以 宰割,宰割牲时所需用的悬挂牲体的木架子(即所谓互)和盛牲肉的“盆簝”(簝是一 种盛牲肉的竹器)则由牛人供给,而羊牲则由羊人加以宰割,并“登其首”,即将割下的羊 头拿上堂而供之于室中的神位前。其他诸牲由何官宰割,经无明文。烹煮用的薪柴是由委人 负责供给的,而点火则用明火,这明火是由司烜氏用阳遂取之于日,而由大司寇奉上的 。开始煮牲之前,还要由大宗伯“省(视察)牲镬”,然后亨人才开始烹煮。烹煮好的牲,要 盛之于鼎中,用时再从鼎中捞出盛于俎而进奉于神。《外饔》曰:“掌外祭祀之割亨……陈 其鼎俎,实之牲体。”内祭祀,则盖由内饔陈鼎俎而实牲体。实于鼎中的牲体,则由诸子负 责用烜朼将其捞出而放置在俎上,以便进上。又《大司徒》有“奉牛牲,羞其肆”之职, 羞其肆者,即将经剔解、烹煮而已盛于俎的牲体,进献于神位前。所进献于神的牲肉是放置 在神位席前的茅草上的,而这茅草则是由乡师负责供给的,故《乡师》曰:“大祭祀,羞牛 牲 ,共茅蒩。”其他五牲,则盖分别由大宗伯、大司马、大司寇、大司空羞进之。除供奉 六牲外,还有兽人、囿人和服不氏供奉野牲。具体说:由兽人供奉田猎所获之“生兽、死兽 ”,由囿人供奉养之 于园囿中的“生兽、死兽”,由服不氏供奉经过驯养的“猛兽”(如虎豹熊罴之属),由渔人 供奉鱼牲,而由腊人供给各种干的牲肉(脯、膴、胖等)。由上可见,仅宗庙祭祀用牲一 项,已涉及到如此众多的官吏,我们只要遍览以上诸官的职文而加以会通,就可以了解《周 礼》中所设计的宗庙祭祀用牲制度。其他各方面的制度或事项,亦需根据《周礼》互文见义 的特点加以会通而求之。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