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与政策研究紧密结合的学者中可以隐约看出一个主流派。他们的倾向主张大体有以下几个特点: ①不同于美国多数政界、国会议员一味单方面强调美国的要求,他们比较强调应了解中国的国情和中国领导人的立场思想方法。指出中国方面对一些有争议的问题可以让步的限度,敦促美国采取现实的态度。一般说来,在关系比较顺利时他们多指出存在的不利因素,在关系紧张时他们比较能冷静分析形势,找出路。 ②一般说来,这批人的观点比较持平。在各个时期基本上持促进中美关系的立场,有时比美国当局前进一步,但不脱离太远。与40年代和60年代不同,尖锐批评美国现行政策的不多(“六·四”以后一批学者对布什政策的批评除外)。批评也多是在做法和策略上而不是在原则上。 ③在这20年中,总的趋势是对中国的感情色彩日益减少,冷静的,乃至严峻的观察和分析渐占上风。这是年青的学者与老一代学者很大的不同之处。老一代中国问题专家一般说来对中国有感情,在为美国利益着想的前提下不希望中美关系破裂;另一派同情国民党的,也带有感情色彩。新一代的学者更多把中国作为一个研究对象,或是把中国的某一领域作为自己专业的一个实例来研究,对中美关系采取比较超脱的态度。 在不同的学科中,一般说来,经济学家对中国的形势估计比较乐观,从而对促进中美经济关系态度较为积极;政治学家与社会学家评价略低,对中国发展中的不定因素分析较细,保留较多。 4.这个时期对中美关系的研究不仅对策性的成果累累,历史研究也很发达,在材料和观点上都有新的突破。美国的史学,特别是外交史的研究,随着档案的开放而逐步推进是一个特点,美国的完备的档案开放制度为学者提供了优越条件;研究历史文化较少受局势的影响,但是研究的角度明显与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形势分不开。例如重新审议美国40年代的对华政策,重提当年的政策辩论,包括从新的角度观察整个中美关系史等等。这一类的研究貌似与当前政策无关,但的确对增进美国人,首先是精英阶层对中国的了解,如费正清所强调的形成某种观念起潜移默化的作用。姑不论从更广阔、更长远的人类文化发展的角度来考虑,就是对影响决策和两国关系都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5.题材和方法多样化是这一时期研究的另一特点,传教士问题的研究就是一例;还有对在华美国记者、中国的美国问题专家和美国的中国学,以及相互形象的变化,等等。研究方法也多样化,哥伦比亚大学主持并收藏的包括顾维钧等一系列中国近代史人物的口述历史系列、普林斯顿大学的杜勒斯档案及口述历史等都对中美关系的研究做出了贡献。更重要的是由于两国关系正常化美国学者有前所未有的机会到中国来作现场调查和访问,取得第一手材料和感性知识,这是以前任何时期所未有的条件,对此项研究的纵深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 总的说来,应该说,美国对中美关系的研究比中国要发达得多,一则历史悠久,有连续性;二则主客观条件也不可同日而语。关于直接与政策有关的研究,人们最常问的一个问题是:美国学者们的研究成果对于美国对华政策究竟影响如何?这个问题很难有一个简单化的答案。根据本文所述情况,有一点可以肯定,就是各个时期学者研究的课题、结论和政策建议,其主流与政府所关心的和实际执行的往往距离不太大,只是时间有先后。究竟谁影响谁,则难以分清。在不同时期学者的作用有所不同,但总的说来能够畅所欲言并得到倾听的机会和程度比中国学者要多得多,因而直接或间接,有形或无形产生的影响也大些。当然对这点不可过分夸大。至于历史研究,特别是战后的许多有争议的问题,由于我国的档案管理制度不同,往往只能凭美国档案一面之词,引用多了就成定论。中国学者虽立场、角度不同,但大量材料来源也只能凭美方档案,这种片面性越接近当代就越明显。正如一位美国人士指出,中国与美国档案开放的这种巨大差距,最终吃亏的是中国,因为全世界的历史学家都以美国的材料为依据,从长远来看,历史将对中国不公平。这是值得深思的。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 [45]micheloksenberg,“the crisisofthe chinese state,”occas-ional paper,the woodrow wilson center,asia program,n.38,p.6. [46]michel oksenberg,“the china problem,”foreign affairs,summer 1991. [47] harry harding,“theimpact oftiananman onchina‘s foreign policy,”china’s foreign relations after tiananman:challengs forthe u.s.,analysis,the nationalbureauofasianand soviet research,de-cember 1990. [48]harry harding,afragilerelationship:theunited states a-nd china since 1972(washington,d.c.:the brookings institution,1992)。 [49]fosterr.dulles,american foreignpolicytoward communistchina,1949-1969 (n.y.:crowell,1972)。 [50]melvin gurtov and byong-moohwang,chinaunder threat:thepoliticsofstrategy anddiplomacy(baltimore:thejohns hopkinsuniv.pr.,1980)。 [51]gordon chang,friends and enemies:the united states,chinaandthe sovies union,1948-1972 (stanford:stanford univ.pr.,1990)。 [52]warren cohen and akira iryie ed.,thegreat powersin ea-st asia:1953-1960 (n.y.:columbia univ.pr.,1990)。 [53]kathleen lodwick,the chinese recorder index(wilmington:sc-holarly resources inc.,1986)。 [54]j.fairbanded.,themissionaryenterprise inchina andame-rican (cambridge:harvard univ.pr.,1974)。 [55]jessie lutz.china and the christian colleges,1850-1950(lo-ndon:cornell univ.pr.,1971)。 [56]philipwest,yenchinguniversityandsino-western relations,1916-1952(cambridge:harvard univ.pr.,1976)。 [57]mary bullock:anamericantransplant(bereley:univ.of cal-ifornia pr.,1980)。 [58]james reed,the missionary mind and american east-asia policy,1911-1915 (cambridge:harvard univ.,1983)。 [59]ernest r.may&james c. thomason jr.ed.,american-east asiarelations:survey (cambridge:harvard univ.pr.,1972)。 [60]同[54]. [61]jessielutz,chinesepoliticsand christianmissions:theanti-christian movements of 1920-1928(indiana:cross cultural pub.,i-nc.,1988)。 [62]例如 harry harding,“from china,with disdain,”asia survey,oct.,1982. [63]johnfairbank,china perceived.imagesandpolicies in chi-nese-american relations (n.y.:alfred,1974)。 [64]benson lee grayson,ed., the american image ofchina:witha historyof sino-americanrelations(newyork:frederick ungar publi-shing co.,1979)。 [65] james c.thomasonjr.,sentimentalimperialism:the amer-icanexperience in east asia (n.y.:harper&row publishers,1981)。 [66]david shambaugh,beautifulimperialist:chinaperceives am-erica,1972-1990(prinecton.princeton univ.pr.,1991)。 [67]steven mosher,china misperceived.american illusions and c-hinesereality (harper collins,199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