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开展科学大众化运动,适应边区各项建设的急迫需要,“陕甘宁边区自然科学 研究会”在《解放日报》上特辟《科学园地》、《卫生》等副刊和《自然界》、《急救 常识》、《学业知识》、《建设集锦》、《知识问答》、《药用植物》等专栏,向边区 军民广泛传授各种科学常识,尤其是防空、防毒、防灾、防疫等方面的实用知识,收到 了良好的实效。与此同时,该会还通过举办科学讲座等途径,开展了卓有成效的群众性 科普宣传。 在“延安自然科学研究会”的倡导和带动下,陕甘宁边区各机关均组织了自然科学普 及小组,并制订了严格的学习制度。此外,边区还在城乡各地广设识字班、读书组,在 群众业余文化学习中加强科普教育。为配合科学大众化运动的深入开展,中宣部、中央 文委和通俗读物出版社联合刊印、发行了为数众多的科学普及读物。据统计,1942年至 1944年夏,边区出版的《解剖学》、《司药必携》、《配偶禁忌》、《耳鼻喉科学》、 《王大娘养胖娃娃》等6种医药卫生读物,总发行数多达78200余册。[11](P114) 实现科学的革命化,促进自然科学研究、普及与马克思主义革命理论宣传、建设的结 合,是“延安自然科学运动”的又一根本宗旨。为阐明这一宗旨,以毛泽东为首的党政 领导发表一系列讲话、文章,对马克思主义的自然科学观予以了深入浅出的宣传、阐释 。“陕甘宁边区自然科学研究会”成立大会召开之日,毛泽东亲临讲话,强调了自然科 学的重要价值与功能,阐明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科学研究与革命实践的内在统一性 。他指出:“自然科学是人们争取自由的一种武装。人们为着要在社会上得到自由,就 要用社会科学来了解社会,改造社会,进行社会革命。人们为着要在自然界里得到自由 ,就要用自然科学来了解自然,克服自然和改造自然,从自然里得到自由。自然科学是 要在社会科学的指挥下去改造自然界,但是自然科学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却被阻碍了它的 发展,所以要改造这种不合理的社会制度。……马克思主义包含有自然科学,大家要来 研究自然科学,否则世界上就有许多我们不懂的东西,那就不算一个最好的革命者”。 [12] 对于科学革命化的理念和科学活动与革命实践的关系,吴玉章、徐特立两位党内元老 亦予以了系统阐述。前者于1941年在陕甘宁边区参议会上发表讲话时,仿照列宁所提出 的“共产主义就是苏维埃加上电气化”这一论断,指出“新民主主义就是民主政治加上 科学的新经济建设”,并强调“民主的自由是科学发展的保姆。大众的(包括为大众服 务的)科学才没有资产阶级科学的垄断和独占,才没有门阀派系的分歧和自私自利的企 图,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13]后者发表专文,深入论析了自然科学与社会经济发展 和革命实践的密切联系。他指出,科学技术与人类物质生产和经济建设的实践密不可分 ,科学研究一旦脱离产业实践,便会走上“神秘化”、玄学化、“庸俗化”的道路,“ 既无益于实际又无益于理论”。就边区战时经济、军事建设的实际需要而言,“科学从 生产出发,一方面加强了我们的国力,另一方面又帮助了科学自身的发展”。因此,“ 科学的中心任务当然是经济建设,在目前对于军事建设更为重要”。在抗日战争的特定 历史环境中,科学研究的“总任务只有一个:即在物质上加强和扩大我们的抗战建国力 量”。[14] 抗日战争时期以科学大众化、革命化为宗旨的“延安自然科学运动”,既将科学社会 化、社会科学化的诉求从城市扩及乡村,有力地推动了抗日民主根据地的战时经济、文 化、军事建设;又有力地促进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科学启蒙与革命实践的互动与融 合,为近代中国科学社会化思潮的发展开拓出新民主主义的新方向、新境界。 【参考文献】 [1]任鸿隽译。科学之应用[J].科学,1918,第4卷,第6期。 [2]胡明复。近世科学的宇宙观[J].科学,1915,第1卷,第3期。 [3]任鸿隽。科学精神论[J].科学,1916,第2卷,第1期。 [4]胡明复。科学方法论一[J].科学,1916,第2卷,第7期。 [5]任鸿隽。说中国无科学之原因[J].科学,1915,第1卷,第1期。 [6]中国科学化运动协会发起旨趣书[J].科学的中国,1933,第1卷,第1期。 [7]陈有丰。中国科学化运动的进行方向和路径[J].科学的中国,1933,第2卷,第5期。 [8]秉志。科学精神之影响[J].国风,1935,第7卷,第4期。 [9]陕甘宁边区自然科学研究会宣言[N].新中华报,1940-02-28. [10]提倡自然科学[N].解放日报,1941-06-12. [11]武衡主编。抗日战争时期解放区科学技术发展史料[C].第1辑。北京:中国学术出版 社,1983. [12]毛泽东在陕甘宁边区自然科学研究会成立大会上的讲话[N].新中华报,1940-03-1 5. [13]吴玉章。在发展科学方面对于边区参议会的希望[N].解放日报,1941-11-10. [14]徐特立。怎样进行自然科学的研究[J].中国文化,1940,第2卷,第4期。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