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学 > 学科简史 > 著作 >

读黎庶昌《西洋杂志》(5)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贵州文史丛刊》 丁慰慈 参加讨论

军事天文地理
    黎氏驻欧陆四年,继续两次使日本,对东西两洋情形,感慨良多。见国力日弱,外侮日亟,而朝廷因循保守,不思变革,经深思熟虑后,乃上《敬陈管见书》(一八八四)。愚以为《敬陈管见书》,乃其游历中外、博通古今、累积经验、目睹身经、思想醇化之结晶也。故谓“洋务之急,未有过于水师。而事体之宏大,条理之精微,亦未有如水师之难”。彼时正葡萄牙、西班牙、比利时及英法先后向海外拓展之时,而其所恃者,飘洋过海,厥为船坚炮利。黎氏所陈之书,实针对其当前列强得以扩展拓殖之利器,对症下药。观夫《西洋杂志》对有关各国海军方面之纪载,可以窥知其用心所在。其中有如英君主阅视兵船,日本兵船访英,(英国)七瑞士水雷,德国王石岭炮台与葛美尔钢铁厂。诸凡所述,皆有关海军之事。例如言葛美尔钢铁厂,其所产者为兵舰上所用之铁甲。其言曰:“总办说明,铁质既净,始铸以模,凝结成块。船身既成,将铁甲紧贴于外,内实以厚尺许之厚木方,再加以寸许之厚钢板一层,用螺丝巨柱转入铁甲,只穿三分之二,不使柱纽外露,自外观之,犹如无缝天衣。船内皆露纽,惟炮门处不露,因恐于施放有碍,故令与板相平。另有铁甲数块,用以试炮力者,一穿巨穴,另一则穿一半,一则微有击损痕。总办解释谓,始用铁,铁质脆,故洞穿。继用钢,钢性过坚,亦易裂,故穿其半。后以钢铁融合,铁居三分之二,钢居三分之一,刚柔得中,故微损。其精如此。”
    庶昌所参观之海军有关设施以及武器兵船制造,率皆细心观察询问,质其特点所在,而详予笔记。上述日舰“清辉号”访英,曾请黎氏上舰参观,其船之花卉饰设、兵器之光泽、海军之服装,与英无殊。前任驻广东领事罗伯偕行,罗伯下船时,语黎氏谓“愿贵国将来亦造一大船访敝国”。庶昌答:“甚愿如此”。
    黎氏感言“日本国小,而能争胜若此,未可量也”。遥想其时黎氏远怀故国落后保守之皇朝,其胸臆中当不禁五味杂陈,感慨万端也。
    当西风东渐,欧美向中国扣关之时,清廷对世界大势,科学日趋昌明之时,尚笃守祖宗成法,不知变通,而曾国藩之平复太平天国,左宗棠之底定新疆,均为黎氏所身经目睹。而尤以喀什噶尔乱事之殄灭,适值黎氏持节在外,故诗以美,有如上文之所述。曾、左功绩,对垂暮之帝国言,无异一强心剂。只有富国强兵,面对列强,始足以自存。而朝廷中全躯保妻子之臣,仍多主和议者,庶昌在答曾侯书中,曾慷慨陈词,据理力争,图阐明退守苟安政策之不足恃。黎氏之言曰:“当咸丰年间议割黑龙江时(注:一八六○年,北京条约尽割黑龙江迤北之地与俄),以为弃此数千里不甚爱惜之地,以惠俄人,重订新约,当可保百年无事。乃曾未十年,而伊犁已入俄人之手矣。新疆道远费重,人人谓难,假令中国此时笃守先王不勤远略之义,即举新疆而尽让之,划嘉峪关以为守,而关以内仍不能不用重兵屯扎。俄人得寸进尺,又不数年而驻兵哈等处,复假通商为名,以马中国议口岸,求索他。倘若不与,则兵戎从事,其将何以自处?一国如是,他国又从而效之,更何以自处?故今日之力争新疆,与日之力争新疆,与异日之力守新疆,其用兵皆非得已”!
    吾人读上文,更可观黎氏之先见,而以慰慈亲自经历之事为《西洋杂志》作证:
    (一)一九三二年至一九四四年,俄军驻守哈密,名“红八团”。
    (二)一九四五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在我国胜利时接受雅尔达协定--凡此,皆与黎氏一世纪前所料者同。
    因此,地理项目中之《由北京出蒙古中路至俄都路程考略》与《亚细亚俄境西路至伊犁等处路程考》两文,均是确切的地理知识。庶昌向曾侯请缨,图以两年时间亲自探勘中俄交界处之民情风俗,山川要塞,以及俄国在此一地区军事部署之实情。至于《西洋杂志》中其他文字,有关欧陆地理探索,以及对格林尼治天文台之详细纪载,在在皆表示黎氏作为一个使节,用心之深与治事之勤也。
    教育文化欧陆揽胜
    庶昌初抵英伦,论其政治,谓英国不徒以富强为能事,诚未可以匈奴、突厥待之矣。庶昌谓“教育多不离工商之事,虽然其教术则工商,其教规则礼乐也。塾中子弟,言语有时,趋步有方,饮食行之有班行,虽街市遨游,不得逾超尺寸,歌声乐节,孩而习之,无任差贰。每入其塾,规矩森严,匪匪翼翼,雍雍如也。抑不惟此,群萃之地,有筑宫殿储册籍遍揭图书者;有罗致动植物诸状、珍异诸名色陈于庭者;有聚百兽而畜之,汇众芳而莳之,以为园囿者;有辇大材、药料,别其名目,工用而胪列于室者;有购馆舍主讲光化电气名学者,莫不远近棋布,纵百姓观览模效,以为学识之助。其各种机器,亦时设一区,以为学识之助。其各种机器,亦时设一区,运用演试,使人得审视之。夫好逸而恶劳者人之情,难善而易恶者人之习也。设学以训子弟,人不志是,则姑听之,未有皆驯然束身以就吾范者。英人虑此,特为官法督治之。不循其教令,虽三尺童子,犹拘诸改过房,俾习苦于布麻金属诸匠作,以制为有用之器。故监牢亦学习焉。英之众庶,强半勤谨,不自懈废。商贾周于四海,而百工竭作,亦足各繁生其物,供懋迁之需,国之致富,盖本于此。非然者,火车轮船即能致远,而可贩之货国中无造而成之金币,究于人为何如哉?”
    上文“英人讲求教养”、盖只全篇四分之三,因首段讲小学中学课程,我国已行之多年,似不必重复。但所余文字,包涵甚多,骤观其文,恐未难明。盖文中所言,就序释之,即所录首段言学校一般性礼貌,言行轨范;次言音乐为必修科;次言图书馆、动物园、植物园;次言工业习艺所馆;次言学术演讲;次言机器展览;再镒言惩治少年犯之监狱;最后论及举国勤谨,故能制作多种产品,以供外销。纵观上述诸端,在一个世纪以前,文化教育已大为昌明矣。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