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李文海:《对中国近代化历史进程的一点看法》,《清史研究》1997年第1期。 [6] 孙立平:《中国近代史上现代化努力失败原因的动态分析》,《学习与探索》1991年第3期。 [7] 罗荣渠:《论现代化的世界进程》,《中国社会科学》1990年第5期。 [8] 阎小波:《论中国早期的“防御型现代化”》,《江海学刊》1996年第6期。 [9] 徐奉来:《关于中国近代史体系问题》,《湘潭大学学报》1988年第1期。 [10] 祁龙威:《试论从鸦片战争开始的中国近代化》,《扬州师范学院学报》1990年第4期。 [11] 吴承明:《近代中国工业化的道路》,《文史哲》1991年第6期。 [12] 刘大年:《当前近代史研究中的几个理论问题》,1997年1月11日《人民日报》。 [13] 龚书铎:《近代中国社会变革的思考》,《历史教学》1997年第11期。 [14] 李文海、黄兴涛:《戊戌百年祭:一个近代化视角的思考》,《文史知识》1998年第6期。 [15] 王翔:《论中国近代化的三个层次》,《中州学刊》1988年第4期。 [16] 章开沅:《愤徘·讲画·变力--对外反应与中国近代化》,《历史研究》1991年第2期。1998年第6期。 [17] 孙占元:《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脉络纵论》,《江西社会科学》1995年第5期。 [18] 李长莉:《晚清社会风习与近代观念的演生》,《社会学研究》1993年第6期。 [19] 马敏:《有关中国近代社会转型的几点思考》,《天津社会科学》1997年第4期。 [20] 刘伟:《近代中国社会转型的发展趋势及其特征》,《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7年第1期。 [21] 朱英:《市民社会的作用及其与中国早期现代化的成效》,《天津社会科学》1998年第2期。 [22] 李喜所:《戊戌变法百年再审视》,《历史教学》1998年第7期。 [23] 李文海:《对中国近代化历史进程的一点看法》,《清史研究》1997年第1期。 [24] 金冲及:《中国近代的革命和改革》,1990年12月10日《光明日报》。 [25] 戚其章:《<南京条约>与中国近代化的启动》,《东岳论丛》1997年第2期。 [26] 沈嘉荣:《论太平天国推进中国近代化的历史功绩》,《历史教学》1992年第11期。 [27] 明龙:《太平天国与中国近代化》,《学术月刊》1992年第3期。 [28] 吴承明:《世潮·传统·近代化》,《中国近代化与洋务运动》,山东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29] 胡滨:《从洋务运动看中国早期近代化的特点》,《中国近代化与洋务运动》,山东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30] 茅家琦、虞晓波:《甲午战争与中国近代化》,《甲午战争与近代中国和世界》,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31] 李喜所:《戊戌变法百年再审视》,《历史教学》1998年第7期。 [32] 忻平:《清末新政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社会科学战线》1997年第2期。 [33] 林家有:《孙中山的革命观--兼论辛亥革命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孙中山振兴中华思想研究》,广东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34] 虞和平:《辛亥革命与中国经济近代化的社会动员》,《社会学研究》1992年第5期a [35] 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再版序言》,《近代史研究》1996年第2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