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独立以来,经历了从苏加诺到苏哈托两个时期,两个政权建立的初期都发生过激烈的思想论战。第一次发生在印尼独立前夕直至1959年苏加诺宣布实行有领导民主体制为止,第二次是在苏哈托“新秩序”时期,特别是1966年~1985年期间。自从苏哈托政权1988年5 月垮台以来,印尼社会仍处于动荡之中。未来印尼政治将何去何从,以何种意识形态作为国家指导思想?是“潘查希拉”还是伊斯兰教?实令世人瞩目。本文试图从历史和现代政治角度出发,对这一问题给予分析。 关于国家指导思想的争议及“潘查希拉”的诞生 1945年3月1日,“印尼独立筹备调查委员会”在日本占领当局的支持下宣布成立。 (注:参见 Douglas E.Ramage, Politics in Indonesia Democracy,Islam and the ldeology of Tolerance,London and New York,1995,p.10.)日本占领当局在当时的形势下,宣布成立此委员会,是出于其战略考虑,也是在独立和让原荷属东印度作为统一整体这两个大问题上作了让步。委员会所有委员全由占领当局指定,共有委员63人,几乎包括了印尼民族主义团体、伊斯兰教及其他宗教界、封建土侯、贵族等方面的主要头面人物,其中较著名的有来自民族主义集团的民族主义领袖苏加诺和哈达等。占领当局规定该委员会的任务是全面考虑印度尼西亚的政治和行政管理机构方面的问题。对如何实现独立,占领当局并无具体计划。苏加诺等民族主义集团决定利用这一机构,促使占领当局履行给予独立的诺言,为建立一个合乎印尼民族资产阶级利益的共和国作好思想理论、体制和组织方面的准备工作。 委员会召开正式会议之前,讨论最为激烈的是有关以何种意识形态作为独立后印尼的国家指导思想问题。委员会中有两种意见难以统一,以虔诚穆斯林领袖为代表的一派主张以伊斯兰教作为印尼建国的思想基础;而以民族主义者为代表的(包括其他非穆斯林派别)要求建立一个世俗的、具有宪章民主的国家。根据一些伊斯兰教党派代表的观点,认为在印尼建立伊斯兰教国、或者在国家政治中实施伊斯兰教原则的想法是值得考虑的。因为伊斯兰教是大多数印尼人的宗教,而且伊斯兰教的特点亦激发人们倡议以伊斯兰教思想作为国家的指导思想。比如,独立前最为著名的伊斯兰教思想代言人--穆罕墨德·纳席尔,早在1931年发表的一些著作中就写到:伊斯兰教是我们的生活指南,它给予人们平等的权利与义务,是维护行为道德的准则。它不仅规定了个人的行为规范,而且是一个社会、乃至政府和国家的行动准则。(注:参见Deliar Noer,The Modernist Muslim Movement in Indonesia 1900-1942,Oxford University Press,London,1978,p.262.) 与此相反,苏加诺主张政教分离。其理由是印尼是一个多元化的社会,其中包含着诸多不同派别的思想意识和宗教,他们当中的大多数人反对以伊斯兰教作为印尼国家的指导思想。早在本世纪20年代时期,苏加诺就已强调,为争取全荷属东印度人民反对荷兰殖民主义者斗争的最后胜利,全荷属东印度境内的人民必须团结起来。为了达到这个目的,这个国家就不能基于任何一个特殊的宗教之上,即以一个特殊的宗教思想作为国家的指导思想。(注:参见Sukarno,Nationalism, Islam and Marxism(Translated by Karel H.Wrouw and Peter D.Wedon with an Introducation by Ruth Mcvey) ,SoutheastAsian Program,Cornell University,Ithaca,N.P.,1969,p.36.)苏加诺本人选择伊斯兰教作为自己的宗教,并努力提高伊斯兰教的地位。但他不要以伊斯兰教思想作为国家指导思想,因为他意识到这样做是极不利于印尼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为了调和穆斯林领袖与世俗民族主义者两派提出的不同观点,1945年6月1日,苏加诺在“印尼独立筹备调查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发表了著名的“建国五项原则”(“潘查希拉”)的演说。他在演说中提出未来印尼共和国的指导思想,即在印度尼西亚的民族主义(印尼的统一)、人道主义、协商和代表制下的民主、实现社会的正义与繁荣、以及信仰神道的基础上建立独立的印度尼西亚。(注:参见《苏加诺演讲集》,Pancasila:The Basis of the state of the Republic of Indonesia (Jakarta: National committee for the Commemoration of the Birth of Pancasila),1964,p.19.)他认为民族应与一定的地域相联系,民族主义就是要建立一个民族的国家,印度尼西亚这个国家必须包括整个印度尼西亚领土。为确保这样一个多元化的、包含有上百个民族和多种宗教的国家的统一,苏加诺规劝委员会成员们接受“潘查希拉”作为印尼人共同的国家指导思想,避免思想上的分歧,以致给印尼的统一带来麻烦。 苏加诺倡议的“建国五基”反映了苏加诺一贯的基本哲学思想和政治立场,它力图把当时印尼存在的各种思想统一于民族主义的目标下,克服思想、宗教、民族的差异,为印尼的统一与独立寻求各方面能接受的思想基础,是解决各派矛盾的政治妥协方案。 虽然,苏加诺提出的“建国五基”普遍被委员会成员所接受,但是,一些穆斯林领袖仍敦促苏加诺和其他民族主义领导人,在宪法草案中明确认定伊斯兰教的地位,力图把伊斯兰集团这种政治力量以宗教为理由来取得在法律上的优先地位。为此,民族主义者多次与伊斯兰领袖协商,1945年6月22日,双方达成妥协,称之为“雅加达宪章”, 以序言形式载入宪法草案。主要内容是确定印尼人民的独立权利,确立印尼国家指导思想是“潘查希拉”--建国五项原则,但五项原则的顺序作了调整,其中“信仰神道”被提到第一位。同时又规定未来的印尼共和国将以“信仰神道和以遵守伊斯兰教律法为该教信徒的义务为基础”。后一条内容较含糊,未明确说明国家是否强迫一切穆斯林要遵守伊斯兰教教规。因而在“独立筹备调查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上,一些伊斯兰教士反对这一含义不清的条款,经过一番舌战,最后增加了总统必须是一名穆斯林的内容作为妥协。然而,到1945年8月印尼宣布独立后, 公布的宪法草案序言里并没有包含穆斯林领袖们要求加入的那些条款,宪法中亦没有关于“印尼总统必须是穆斯林”的规定。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