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学 > 学科简史 > 地域 >

是“伊斯兰教”还是“潘查希拉”(4)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 林德荣 参加讨论

3.激进的理想主义派
    如果说,印尼穆斯林温和派在当时的政治现实面前,采取和平的、策略性的方式接受“潘查希拉”为其唯一指导思想的话,激进派则是以偏激的、斗争的形式坚决抵制苏哈托政府的这项法案。当然,穆斯林激进派是印尼穆斯林势力中的少数,其成员主要由一批激进的大学生和大学中一部分激进的教师、学者及社会上的一些青年组成。70年代,由于受到来自中东地区的伊斯兰教复兴运动的影响;又由于面临印尼国内随着1970年以后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和城市化速度的加快而出现的贫富分化的加大、社会道德沦丧、贪污盛行等社会问题,这些大部分来自农村和小城镇、从小就在伊斯兰学校受教育的大学生,开始从伊斯兰教中寻求解决印尼社会困境的良方。他们对伊斯兰原教旨主义思想家,如哈桑·班纳等人的主张深表赞同;他们认真阅读《古兰经》和来自中东的伊斯兰复兴主义者的著作,听讲演,经常举行集会,抨击印尼时政,谴责政府腐败、滥用职权和社会不公。他们以保卫穆斯林和伊斯兰教自命,要求印尼能以伊斯兰教法治国,以达到社会民主和公正。1984年5月, 苏哈托政府向人民代表会议提交一份提案,要求以法律的形式确定“潘查希拉”为印尼所有社会组织的唯一指导思想和行动准则。这些激进分子强烈抨击政府的这项提案,他们认为让社会上所有团体和组织遵循“潘查希拉”, 对于穆斯林来说, 等于要他们丢弃自己的信仰。 (注:Translation of "Guidelines of Islamic Propagation in Indonesia" by Syafruddin Prawiranegara in Indonesia Reports-Culture & Society Supplement,No.12,October 1985.)因此,瓜蒂尔·贾拉尼(A.Qadir djaelani)指出:“整个提案的意图是想埋葬印尼的所有伊斯兰教组织”,“这绝对不允许我们接受这个提案,我们有责任拒绝它。”(注: Translation of Abdul Qadir Jailani's speech in Indonesia Report-Culture & Society Supplement,No.13,1985,p.5.)为此,他们准备为捍卫自己的宗教而牺牲生命。
    1984年9月12日晚, 一群几百人的青年穆斯林在一清真寺听完具有煽动性的演讲后,高喊着反政府、反华人的口号冲向街头举行示威游行,与警察发生了流血冲突。这就是发生在雅加达的“丹戎不碌流血事件”。据印尼政府报告,在这一次事件中,有9人被杀,53人被打伤。随后,其余激进派分子的活动转入地下,先后在雅加达、中爪哇和东爪哇制造几起震惊政府的恐怖爆炸事件,以示对政府的报复。但他们的行动遭到苏哈托政府的坚决镇压。
    到1985年,包括伊斯兰教团体在内的印尼所有社会和宗教组织以及所有政党,基本都奉行“潘查希拉”为唯一指导思想。但这并不意味着伊斯兰教从此真正与政治脱钩。恰恰相反,很多穆斯林知识分子经常在“潘查希拉”思想框架之下讨论时政,甚至利用“潘查希拉”思想来批评苏哈托政府的政策,并以此来争取社会公正与社会民主。
    结束语
    以上分析显示,在印尼现代史上,是以“潘查希拉”还是以伊斯兰教思想作为国家指导思想,存在不少争议。在苏加诺“旧秩序”时期,“潘查希拉”是被用于统一当时印尼存在的各种思想,解决各派矛盾的政治妥协方案。到了苏哈托“新秩序”时期,“潘查希拉”成了“国家唯一意识形态”,是苏哈托用来使其政权合法化、压制其他政治思想、巩固其军人政权的政治法宝。然而,1985年之后,“潘查希拉”却成了印尼反政府势力用来批评苏哈托政府的政策,争取社会公正与社会民主的有力工具。至于伊斯兰教,在荷兰殖民统治时期,它是团结荷属东印度人民、联合各派斗争力量,反对荷兰殖民者,争取民族独立的革命旗帜。印尼独立后直至50年代末,它却成了一小部分穆斯林极端分子搞地方武装割据,建立所谓的“伊斯兰教国”,与印尼中央政府对抗的借口。到了苏哈托“新秩序”后期,它又成了穆斯林领袖用来动员社会民众,争取社会民主的主要方式。
    可见,“潘查希拉”和“伊斯兰教”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解析,其作用亦有所不同,它可以根据不同的政治集团的需要而作出不同的解析。但无论哪个政治集团作出何种解析,衡量一种意识形态(或政治思想)好坏的标准,关键看它是否有利于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社会的安定以及经济的发展。伊斯兰教士联合会(NU)的领袖阿布杜拉赫曼·瓦希德认为:印尼是一个多元化的社会,为了维护和巩固印尼国家及民族的统一与完整,穆斯林不应该极力主张建立伊斯兰教国家,而是要奉行“潘查希拉”思想。他强调:“没有‘潘查希拉’就没有我们的国家。‘潘查希拉’作为建国五项原则是永存的,是我们应为之奋斗的国家指导思想。不管它是被军队所阉割,还是为穆斯林势力所操纵,我将用我的生命来捍卫它。”(注:参见Douglas E.Ramage:Politics in Indonesia Democracy,Islam and the I deology of Tolerance,London and New York,1995,p.45.)瓦希德作为印尼最大的一个伊斯兰教组织的领袖,提出的观点备具真知灼见。
    当今的印尼需要一个稳定、民主、廉洁、有理性和讲法制的政府,还需要以“潘查希拉”为其国家指导思想,以确保印尼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安定及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