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赵世瑜、孙冰:《市镇权力关系与江南社会变迁--以近世浙江湖州双林镇为例》,《近代史研究》2003年第2期。 [12] 章清:《省界、业界与阶级:近代中国集团力量的兴起及其难局》,《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2期。 [13]邹怡:《清代城市社会公共事业的运作-以杭州城消防事业为中心》,《清史研究》2003年第4期 [14]马敏、朱英:《传统与近代的二重变奏--晚清苏州商会研究》,巴蜀书社1993年版,第3页。 [15] 马敏:《试论晚清绅商与商会的关系》,《天津社会科学》1999年第5期。 [16] 《官商之间--社会剧变的近代绅商》,天津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89页。 [17]朱英:《转型时期的社会与国家--以近代中国商会为主体的历史透视》,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版,第73页。 [18]上引书,第493页。 [19]上引书,第494页。 [20] 《官商之间--社会剧变的近代绅商》,天津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83--285页。 [21]王笛:《晚清长江上游地区公共领域的发展》。《历史研究》1996年第1期 [22]邱捷:《清末广州居民的集庙议事》,《近代史研究》2003年第2期。 [23] 杨志刚:《博物馆与中国近代以来公共意识的拓展》,《复旦学报》1999年第3期。 [24] 熊月之:《晚清上海私园开放与公共空间的拓展》,《学术月刊》1998年第8期 [25]李德英:《公园里的社会冲突-以近代成都城市公园为例》,《史林》2003年第1期。 [26]王笛:《二十世纪初的茶馆与中国城市社会生活》,《历史研究》2001年第5期。 [27] 刘增合:《试论晚清时期公共舆论的扩张──立足于大众媒介的考察》,《江海学刊》1999年第2期。 [28]许纪霖:《近代中国的公共领域:形态、功能与自我理解-以上海为例》,《史林》2003年第2期。 [29] 屠雪华:《试论苏州市民公社的性质》,《江海学刊》1995年第3期。 [30]李明:《苏州市民公社的衍变及现代意义》,《史林》2003年第1期。 [31] 周青松:《公共领域与上海地方自治的起源》,《档案与史学》1998年第1期。 [32] 刘春荣:《“市民社会”与立宪政治:清末的另一种政治改革》,《中国社会科学季刊》(香港)2000年冬季号,总第32期。 [33]桑兵:《清末新知识界的社团与活动》,三联书店1995年版第275页。作者书中的统计数是271个,可能是笔误,按照作者的统计,应该是276个。 [34]张玉法:《清季的立宪团体》,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75年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