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学 > 学科简史 > 人物 >

费正清与美国的中国学(6)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历史研究》 陶文钊 参加讨论

费正清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营造自由讨论的学术空气,把众多弟子笼络在他的周围,他特别得意的办法是星期四下午的茶会。每星期四下午5时,他家里总是高朋满座,他和夫人费慰梅(Wilma C.Fairbank)以茶点招待哈佛的同仁和学生,以及从外地来的访问者。在茶会上没有长幼尊卑之分,外国学生可以借此练习英语,人们可以自由讨论各种问题,交流信息,切磋学术,结交朋友。有时他会给一些同仁或学生发来书面邀请,但没有被特别邀请者同样受到欢迎,来者不拒。周四下午茶会成为费正清雷打不动的制度,保持了33年之久。费正清自己认为“这些茶会帮助我的学生组成了一个友好相处、志同道合的共同体”,是他一生中最值得记忆的“发明”(注:《费正清对华回忆录》,第174页。)。
    费正清深知出版研究成果对培养人才和发展中国学的重要性。为此他筹集款项,从1956年起出版哈佛东亚研究丛书。在第一个10年共出版了37种,第二个10年出版了103种,1970年和1971年出书最多,共43种,创造了每月两书的记录。其中4/5以上的著作是关于中国的(注:《费正清集》,第428页。)。费正清对许多书稿给予认真的指导。田纳西大学教授郝延平1962年开始做关于19世纪中国买办的论文。他每写完一章,费正清就拿走审阅,并必定在第二天早上送回。费正清对整个论文的结构、内容、文字都提出具体意见。1965年论文完成后,费正清又安排他去英国做了一段时间的研究,1968年又让他再做修改,并说:“你能使这篇论文成为一本很好的书。只要再稍做努力,你就能使一本‘好’书成为一本‘很好’的书。”费正清读过郝延平的修改稿后写道:“你的书稿给我留下极深的印象……这是一项真正的成就,我祝贺你。”一本高质量的专著就这样诞生了(注:《纪念费正清》,第115页。郝延平的专著即《十九世纪中国的买办:东西方之间的桥梁》Hao Yanp'ing:The Compradore in Nineteenth Century China:Bridge Between Ea-st and West,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0.)。
    对于外国研究中国的年轻学者,他同样给予关注和扶植。以色列学者史扶邻(Harold Z.Schiefrin)想研究孙中山,抱着试试看的心情从以色列的希伯来大学给费正清写信,使他喜出望外的是,费正清立即回了一封长信予以鼓励,并提出具体建议;接着又给他寄去许多参考书,有的是从香港寄去的。然后,费正清又邀请他到哈佛去做研究,终于使史扶邻得遂心愿,写成关于孙中山的专著,成为国际知名的孙中山专家(注:《纪念费正清》,第201-202页。史扶邻的专著即《孙中山与中国革命的起源》Harold Z.Schiffrin:sun Yat-sen and the Origin ofthe Chinese Revolution,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70.)。
    为了培养和鼓励年轻学者,费正清还撰写了大量的书评。书评在他的著作中,尤其是后期的著作中占了相当大的分量。他常常把具有类似内容的几种书合在一起评论,比较它们的优劣,指出各自的长处和短处,进而借题发挥。比如在《毛泽东为新的教育制度而斗争》一文中,他把昂格尔(Jonathan Unger)的《毛泽东治理下的教育》、苏珊·舍克(S-usan Shirk,谢淑丽)的《竞争的同志们》以及泰勒(Robert Tyler)的《中国知识分子的困境:政治与大学的入学》3种书合在一起进行评论,肯定了前两者把对出版物的研究与调查研究结合起来的方法,批评了后者完全在图书馆里做研究,“未能立足于事实的基础之上”,“采用了不完全的数据和估计”等等。同时指出,要了解中国的现在,与其去把中国与别的国家(比如加纳)进行比较,不如从中国自身出发进行研究(注:《费正清集》,第295-299页。)。
    费正清与我们中国学者有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观察问题的方法,他的有些看法与中国学术界的观点比较接近,有的则与中国史家的观点相去甚远(注:参见《费正清集》前言。)。这种现象在海外中国学中是相当普遍,也是很自然的。百家争鸣的原则应当既适用于中国学者,也适用于中国学者与外国学者之间。
    在《费正清集》的《序》中,费正清以十分简单的话语表达了非常深刻的思想。他写道:“今天我们全都进入了同一个世界……我们的生存大体取决于各国人民进行合作的程序。”(注:《费正清集》,第4页。)他相信,中美这两个国家及其代表的文化是能够共存的,关键在于相互了解。他毕生的事业,归根到底是为了促进中美两国人民的互相了解。他的一个始终不渝的信念是,如果美国人需要一个更安全的未来,那么就要使他们了解中国,并且用这种知识来认识中美关系(注:《费正清看中国》,第9、2页。)。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费正清的这种观点具有越来越现实的意义。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